[实用新型]一种火花塞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7681.4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4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蝶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蝶儿 |
主分类号: | H01T13/54 | 分类号: | H01T13/54;H01T1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吴静芝 |
地址: | 529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内燃机中使用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火花塞是安装到内燃机(发动机)上,用于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的打火。请参阅图1,其是现有技术中火花塞10的结构示意图。该火花塞10包括一中心电极12、绝缘体14、壳体16和接地电极18。该绝缘体14为陶瓷绝缘体,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该中心电极12插入贯穿该绝缘体14的轴孔。该壳体16设置在该绝缘体14的外周。该接地电极18与该壳体16的端部连接,并弯曲延伸与中心电极12相对,与中心电极12之间形成火花放电的间隙。该中心电极12与接地电极18之间通过脉冲电力的作用产生电弧,进而产生电火花点燃电极周围的混合气体,达到自动点火的目的。由于火花塞的工作环境极端恶劣,该中心电极12和接地电极18在燃烧室内高温高压条件下需要点火无数次,而该电极上会出现沉积物并导致其腐蚀,导致火花塞的情况恶化。
为了减缓火花塞的恶化速度,技术人员对火花塞进行了各种改进。如通过提高电极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或增加电极数量来克服电极的腐蚀问题。但是,提高电极材料的抗腐蚀性能需要提出新的电极材料,在采用现有电极材料的情况下无法改变电极的腐蚀问题;对于同时设置多个电极,由于该多个电极同样曝露在燃烧室中,将会同时受到侵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极的抗腐蚀问题。
又或者将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设置在壳体的空腔内。请参阅图2,其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火花塞的结构示意图。该火花塞包括外壳和固定安装于外壳内的绝缘瓷芯;该绝缘瓷芯内装有中心电极7;该中心电极的上端伸出绝缘瓷芯形成一个放电末端17;该外壳具有一个喷火腔11,该放电末端17处于喷火腔内;该喷火腔11内设置有接近放电末端的接地电极13。将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构成的放电点火装置设置于喷火腔11内,先点燃喷火腔11内的混合燃气,再利用喷火腔11喷出的火焰点燃内燃机燃烧室的混合气体,创造了一个高效的点火环境,并降低电极上沉积物的沉积速度。但是,该接地电极13和中心电极的放电末端17之间的点火间隙15极其重要,必须在一定距离以内以利于其放电,而该点火间隙15过小并不利于在进气冲程时混合气体进入该放电间隙,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火花塞的点火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点火效率高且抗腐蚀的火 花塞。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火花塞,包括绝缘体、中心电极、壳体和接地电极。其中,该绝缘体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该中心电极插入贯穿该绝缘体的轴孔并露出端部;该壳体为中空结构,套设在该绝缘体的表面,并使该中心电极的端部位于壳体的空腔内;该接地电极设置在该壳体内壁上并凸出,其上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该接地电极为片状。
进一步,该接地电极为环状,其外环与壳体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该接地电极的内环孔为三角形、方形、多边形或圆形。
以及,该壳体的开口端具有一逐步收窄的弧形窄口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花塞将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设置在壳体的点火腔内,使其具有抗腐蚀性能。进一步,该接地电极上的通孔结构能够在进气冲程迅速地将混合气体引进至中心电极周围,缩短了混合气体进入中心电极周围的时间,即相对增加了燃烧室里的可燃混合气的燃烧时间,使燃料在内燃机内得到更加充分的燃烧达到高效点火、节能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火花塞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火花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火花塞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接地电极180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火花塞的接地电极28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3,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火花塞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火花塞100包括一中心电极120、绝缘体140、壳体160和接地电极180。该绝缘体140为陶瓷绝缘体,其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该中心电极120插入贯穿该绝缘体140的轴孔并露出端部122。该壳体160为中空结构,套设在该绝缘体140的表面,并使该中心电极120的端部122位于壳体160的空腔内。该接地电极180设置在该壳体的空腔的内壁上。该壳体160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蝶儿,未经张蝶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76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器用出线盒
- 下一篇:一种低压接地线操作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