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成型多时段在线控制模温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5919.X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2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泉;郑维;姜少飞;鲍雨梅;吴化平;张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7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成型 多时 在线 控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成型多时段在线控制模温的设备,适用于快速变模温注塑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变模温注塑成型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消除塑料产品如熔接痕、波流痕、表面浮纤和银丝纹等表面缺陷,满足人们对塑料产品日益增长的外观品质要求,是一种新型的注塑成型技术。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动态模温控制。模具的快速冷却一般采用通入冷却水或其他冷却介质的方法即可满足工艺要求,而加热的方法则有很多。通过何种方法可以快速提高模具温度,以提高成型制品质量,降低成型周期成为加热方式的主要目的。
如图1所示,注塑成型按工艺可以分为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和开模顶出四个阶段。而变模温注塑成型技术与传统注塑成型技术的工艺过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变模温注塑成型可以根据各个工艺阶段的特点来调整模具温度。目前有关注塑成型过程提高模具温度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索,出现了电加热等多种方法。加热方法能较好地快速变换模具温度。但是控制的方法并没有考虑工艺的多时特性,往往只在合模时进行短时加热,型腔加热并不均匀,且对温度控制过程中做出的异常无法做出判断。随着人们对控制效率、节能环保等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的模温控制方式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模具加热方法中型腔表面温度不均匀、加热没有考虑多时段特性、无法判断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异常反应和加热或冷却过程耗时耗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表面温度均匀、能判断加热或冷却过程、能耗低的中的注塑成型多时段在线控制模温的设备。
注塑成型多时段在线控制模温的设备,包括由动模和定模构成型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的型腔周围设置若干条相互独立的加热管道、冷却管道和温度传感器,每条冷却管道中埋设冷却热装置以及与冷却介质连通的冷却介质管、每条加热管道中埋设加热装置以及与加热介质连通的加热介质管;每条加热管道对应配置一个加热电磁阀、每条冷却介质管配置一个制冷电磁阀,然后通过相应的继电器与控制执行器的输出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的温度数据接收装置连接,所述的温度数据接收装置通过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的控制执行器连接;所述的控制执行器、加热电磁阀、加热管道、温度数据接收装置以及数据处理装置构成了加热回路;所述的控制执行器、冷却电磁阀、冷却管道、温度数据接收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构成了冷却回路。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的模具的型腔内。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个数大于等于2个。
所述的加热管道的个数大于等于2根。
所述的冷却管道的个数大于等于2根。
所述的加热介质为蒸汽或热水。
所述的加热器为电加热棒。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成型多时段在线控制模温的设备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在模具的的型腔周围设置若干条相互独立的加热管道、冷却管道和温度传感器,并在每条冷却管道中埋设冷却装置以及与冷却介质连接的冷却介质管、每条加热管道中埋设加热装置以及与加热介质连接的加热介质管;
2)每条加热管道对应配置一个加热电磁阀、每条冷却介质管配置一个制冷电磁阀,然后通过相应的继电器与控制执行器的输出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的温度数据接收装置连接,所述的温度数据接收装置通过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的控制执行器连接;所述的控制执行器、加热电磁阀、加热装置、加热管道、温度数据接收装置以及数据处理装置构成了加热回路;所述的控制执行器、冷却电磁阀、冷却装置、冷却管道、温度数据接收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构成了冷却回路;
3)在控制执行器中根据步骤2)中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建立数据统计模型,所述的控制执行器根据设预先定的温度控制限对加热管道或冷却管道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模具的动模和定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59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