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3980.0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3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丁思博;丁思恩;郑荣大;黄雪琼;郑艺文;余常彬;黄明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王桂霞 |
地址: | 36221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其功能最初只是用来保护脚部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使行走的安全性得到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鞋子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有的具有透气干爽效果,有的具有保暖效果,有的具有防滑效果。然而,人们对鞋子的减震效果更是重视,因为鞋子的减震效果直接影响到穿着的舒适度和运动效果。尤其是在竞技领域中尤为突出,一双具有良好减震效果且穿着舒适的鞋子不仅能保护运动员的双脚,更能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传统的鞋子只是通过简单的改良鞋底结构来达到减震作用,或是在鞋底上层加个由弹性材料做的减震垫,但单纯依靠减震垫的减震作用根本达不到运动时的减震要求,且大多数的减震垫都比较单一死板,就算要提高减震效果也是一味的增加厚度而已,这种方式效果甚微还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鞋子减震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大大提高减震效果的减震鞋底。
一种减震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所述中底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中底上下表面的减震元件。
优选的,所述减震元件突出于所述中底的上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元件是中空且为密封的。
优选的,所述大底靠近所述中底的一侧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减震元件突出于所述中底朝向大底一侧的部分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减震元件包括一个位于所述中底的脚后跟处的向脚后端方向突出的半球体形减震元件、一个位于所述中底的脚窝内侧处且向脚窝外侧突出的半椭球体形减震元件、一个位于前脚掌处且与所述半椭球体形减震元件同侧的大球形减震元件、位于脚尖处的三个横向排列的楔形的减震元件,以及若干个小球形减震元件,而所述楔形的减震元件的尖端均朝向脚尖且其各个面之间为圆滑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元件的壁厚均为0.3mm~1mm,所述大球形减震元件与所述半球形减震元件的内径为20mm~35mm,所述小球形减震元件的内径为9mm~18mm。
优选的,所述减震元件沿鞋底横向排列,各减震元件间的间隔为4mm~6mm。
优选的,所述大底朝向地面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凹槽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的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为中空柱状结构,且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形状与其所对应的减震元件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所述凸起的中空部分形成贯穿所述大底上下面的透孔,且所述透孔的几何中心与所述凸起的几何中心重合;对应大球形减震元件的凸起的外圆直径为22mm~35mm,其透孔的直径比其外圆的直径小12mm~20mm;对应小球形减震元件的凸起的外圆直径为10mm~20mm,对应小球形减震元件的凸起的透孔的直径比其外圆的直径小6mm~10mm;对应楔形减震元件的凸起的透孔的边缘与凸起的外缘的径向距离为3mm~5mm;对应半椭球体形的减震元件的凸起的透孔的边缘与凸起的外缘的径向距离为6mm~10mm;对应半球体形的减震元件的凸起的透孔的边缘与凸起的外缘的径向距离为6mm~10mm;所述凸起的高度均为5mm~10mm。
优选的,所述中底为TPU材料制成,所述大底为EVA或橡胶材料制成,且所述大底为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鞋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中底上设有若干贯穿中底的减震元件,与现有的减震垫相比,这种结构可更大程度的减缓鞋底对脚掌的震动。
2、减震元件凸出于中底上下面,使得震动力先传递到减震元件而不是先传递到中底上,经过减震元件的减震作用后,传递至中底上的震动力被大大减缓了。
3、减震元件为中空且密封的,与实心的减震元件相比,本发明所采用的减震元件受力后其变形更大,可吸收更多的震动,因此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
4、在大底上靠近中底的一侧设置有容纳对应的突出于中底的减震元件的凹槽,其首先是为了固定减震元件,使不随鞋底或脚部的扭动而产生滑动,其次是延长了减震元件的使用寿命,减震元件在凹槽中得到了凹槽壁的保护,不会轻易的被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未经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3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