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元件以及该光学元件的盖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3883.1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7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昇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元件以及该光学元件的盖体。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光学用盖体零件用于覆盖光通信或光传感器等中所使用的发光元件或者受光元件等光元件,采用一种藉由使其内部保持气密状态,从而可恰当地对光元件进行光的输入及输出的构成。因此,在这种光学用盖体零件中,使其内部保持气密状态是极其重要的事项,若光学用盖体零件内部恒保持气密状态,就能保护发光元件或受光元件不被外界环境影响。
具体地说,这种光学用盖体零件包括:有盖筒状的盖体主体,其在筒状部的顶端侧端部连结盖部;以及光透过构件(例如球体透镜),其在该盖体主体的盖部上利用低融点玻璃胶而固定着,且对盖部上所形成的贯通孔进行密封。而且,通常该光学用盖体零件是在安装有上述光元件的管座(stem)上进行电阻熔接。
请参考发明专利公开号200941056的申请案的光学用盖体零件,在此仅作主要结构的描述。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的光学用盖体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为现有技术的光学用盖体零件进行熔接时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光学用盖体零件10包括有盖圆筒状的盖体主体20和安装在该盖体主体20的盖部30上的球形透镜40,该盖体主体20在形成圆筒状的筒状部50的顶端侧端部50x上通过第一连结部50c而连结盖部30,且在该筒状部50的基端侧端部50y上通过第二连结部50d而连结凸缘部50f。
在盖体主体20的盖部30的中心形成有贯通孔30a,且以密封该贯通孔30a的形态,而使球形透镜40利用低融点玻璃胶60进行固定,且第一连结部50c是朝内面弯曲。
盖体主体20的筒状部50被区分成基端侧区域50a及顶端侧区域50b,现有技术的特征在于筒状部50的外径是顶端部区域50b的全部与基端侧区域 50a相比为小径。并且,筒状部50的全区域的外周面在从基端侧向顶端侧转移的过程中,不存在顶端侧较基端侧形成大直径的部位。亦即,顶端侧区域50b的外周面是随着从基端侧向顶端侧的转移而逐渐缩小直径。
参考图2,当将光学用盖体构件10在管座70上进行熔接时,是使用分割为数个部分的弹簧夹头式的电阻熔接用电极80(详细图示省略),管座70预先收纳安装有光元件100。
当电阻熔接用电极80紧固盖体主体20的筒状部50,但其紧固力主要是作用在筒状部50的基端侧区域50a上,在顶端侧区域50b上几乎无紧固力发生作用,所以,该顶端侧区域50b不易受电阻熔接时所施加的锻压的影响,藉此抑制在该顶端侧区域50b的顶端侧端部通过第一连结部50c所连结的盖部30上产生不当的应力。
然而,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减缓应力的效果仍有限,实际上在熔接时,由于下压力会在压接时瞬间上升,虽然应力经过时第一连结部50c会被部份消减,但是第一连结部50c不具韧性且盖部30直接接触于球形透镜40,尤其第一连结部50c朝内面弯曲,导致应力会通过顶端侧区域50b向内直接作用于第一连结部50c及盖部30上,导致盖部30还是有可能发生不当变形的情形,而导致低融点玻璃胶60破裂。
由此可知,仅透过基端侧区域50a及顶端侧区域50b间的直径变化,及第一连结部50c的设置,并无法有效改善盖部30不当变形的问题,当盖部30不当变形时,将会破坏盖部30内部的气密状态,导致发光元件或受光元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失效或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学元件的盖体,其具有节省制造成本的优点,并能避免盖体发生不当的变形,使盖体的内部得以保持气密状态,确保盖体所覆盖的发光元件或者受光元件等光元件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手段包含有一内杯部与一外筒部,该内杯部具有一底部,该底部的中心开设有一定位孔,一透光件可封装于该定位孔之中,其中该内杯部与该外筒部之间具有一转折部。
本实用新型的盖体为对板状基材进行冲压而成型。此方式的好处是能有效利用板状基材的每一个部份,在制作盖体的过程中只会产生非常少量废材,而达成节省制造成本的目的,也非常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光学元件,为至少包含有一盖体,该盖体具有一内杯部与一外筒部,该内杯部具有一底部,该底部的中心开设有一定位孔,其中该内杯部与该外筒部之间具有一转折部。
其中,更包含一透光元件、一结合剂及一基座,该结合剂设于该底部之上、该底部之下或同时设于该底部的上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昇,未经张永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38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光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较强机械性能的中心束管式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