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烧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8011.6 | 申请日: | 2013-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1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芦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芦雷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F24C7/02;F24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03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烧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烤箱、微波炉、光波炉。
背景技术
家用烤箱、微波炉、光波炉大都具有烧烤功能,现有技术在解决加热的均匀性方面,主要有烹饪腔腔顶横置烧烤管配合水平旋转烤盘和烹饪腔腔顶横置烧烤管配合绕水平轴翻转对叉或烤夹这两种方案。前者烧烤管设置与食物转动方式不匹配,加热的均匀性和效率都比较低,后者操作麻烦、结构复杂、尤其是对食物外形要求苛刻,采用对叉固定食物的只能烧烤比较大的单体食物,采用烤夹固定食物的只能烧烤外形扁平食物。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1464013A、CN 101464014A、CN 202118965 U等公开的采用“∩”形可翻转烧烤管的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对食物外形的限制,但是,不仅烧烤管的热辐射不能覆盖食物的下面,加热不均匀、烹饪腔有效空间大幅度减小,而且,由于烧烤管易遭碰撞,不能采用管身由石英玻璃制成的烧烤用电热管,导致烧烤效率和效果都更差。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669029Y公开的一种带多重光波加热的微波炉方案和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280860Y公开的一种微波炉方案,以及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1225684 Y 所公开的旋转式烤箱方案均采用了侧壁横置烧烤管配合水平旋转烤盘或烤架方案,这三个方案共同的缺点是烧烤管设置方式、食物放置方式和食物旋转方式三者之间互不匹配,导致加热不均匀和效率低。以上各方案还存在一个共同缺点:烧烤管挂油,不易清洗。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73321 A公开的一种旋转、翻滚受热的顶开式电烤箱方案采用侧壁竖置烧烤管配合搭载在水平转盘上的翻滚烤夹方案,该方案由于只能平放食物,不论食物水平转动还是绕水平轴翻滚,都与烧烤管设置方式不匹配,所以,加热的均匀性和效率都更差,而且对食物外形限制苛刻,另外,该方案的电热管暴露设置,易受碰撞,不适用管身由石英玻璃制成的烧烤用电热管,只能采用不适于烧烤的金属电热管。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是通过牺牲实用性改善烧烤的效果和效率,反过来又是以降低烧烤效果和效率提升实用性;并且烧烤管或易挂油,或易被碰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加热的均匀性和效率与实用性不能兼顾的缺点,以及易挂油、易被碰撞、操作不便的不足,提供一种加热均匀、高效,并且简单、实用、清洁、安全、操作方便的,适于家用烤箱、微波炉、光波炉的烧烤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烧烤装置,包括烹饪腔、烧烤管、烤架、驱动装置、电控装置,所述的烤架设有竖置食物结构和与水平旋转驱动装置卡位配合结构,所述的烹饪腔在侧壁设有垂直凹槽,所述的烧烤管嵌入设置在上述垂直凹槽内,其电芯引出端与电控装置的电热管控制电路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现有技术在烧烤的效果、效率与实用性之间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绕水平轴翻转烧烤,或只能烧烤比较大的单体食物,或只能烧烤放进一个烤夹的扁平外形的食物;不绕水平轴翻转烧烤,或烧烤管设置方式与食物放置方式、旋转方式不匹配,或热辐射不能覆盖食物的底面。本实用新型采取竖置食物水平旋转配合竖置烧烤管的烧烤方案,加热均匀,并且,可同时烧烤各种外形的食物,解决了上述矛盾,使烧烤效果、效率和实用性同时得到提升。
2、现有技术采用绕水平轴翻转烧烤方案时,食物要卡在烤夹中间,放置、取出只能在烹饪腔内进行非常不方便,而且,刚烧烤完烤架温度高也不能马上取出;本实用新型食物吊挂在烤架上,放置、取出都可以在烹饪腔外进行,操作更方便、安全。
3、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烧烤管横置,存在烧烤管挂油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烧烤管竖置,解决了烧烤管挂油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前门侧开9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未装前门和烤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剖视图
图4为图2沿B-B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烤架未吊挂食物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沿C-C剖视图
图9为图7中烤架未吊挂食物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芦雷,未经芦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80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混合气体生成系统的车辆及带燃料制造系统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