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油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6130.8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5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挺;胡恩波;余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4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油散热器。
背景技术
机油散热器能保证发动机机油温度处于一个最佳的温度范围,对发动机的各个运动起到润滑和冷却的作用。工作时,冷却空气流经机油散热器导流片,利用热交换原理来冷却芯板内的高温机油,使机油冷却至理想的温度范围。但是目前的机油散热器也存在缺陷:目前的机油散热器的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固定在机油散热器的本体的两侧的封头上,进油管和出油管都是悬空的,即进油管和出油管与机油散热器之间只有连接端是相互固定的,因此在生产或物流过程中易受外力撞击导致进油管和出油管变形,甚至开裂而使机油散热器报废,从而给用户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将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稳定地固定在机油散热器的本体的两侧的封头上的机油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机油散热器,包括机油散热器本体、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的机油散热器本体的两端均设有封头;所述的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设在所述的两个封头上并均与封头上的通油孔相连通;所述的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与所述的两个封头之间均设有用于起支撑作用的搭扣。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散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散热器的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与所述的两个封头之间均设有搭扣。所述的搭扣用于支撑进油管和出油管,这样可将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稳定地固定在两个封头上,避免因为生产或物流过程中受外力撞击而导致进油管和出油管变形,使机油散热器结构更加牢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搭扣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的搭扣设有通孔的一端固定套合在所述的进油管或出油管的管身外;所述的搭扣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封头的外壁上。采用此种结构后,搭扣的一端固定套合在进油管或出油管的管身外,连接更加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搭扣的另一端设有倾斜面,所述的倾斜面与所述的搭扣的一个侧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a,所述的a为120°~ 130°之间。所述的a为124°采用此种结构后,由于进油管和出油管是倾斜地连接在两个封头上的,搭扣的倾斜面可较好地与封头的外壁相配合,搭扣与封头外壁之间连接较可靠。所述的a为124°为最佳实施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搭扣的一端与进油管或出油管的管身之间焊接固定;所述的搭扣的另一端与封头的外壁之间焊接固定。采用此种结构后,搭扣与封头外壁之间和进油管或出油管之间连接较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机油散热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散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散热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散热器的搭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机油散热器本体,2、进油管,3、出油管,4、封头,4.1、通油孔,5、搭扣,5.1、通孔,5.2、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散热器包括机油散热器本体1、进油管2和出油管3。所述的机油散热器本体1的两端均设有封头4。所述的进油管2和出油管3分别设在所述的两个封头4上并均与封头4上的通油孔4.1相连通。所述的进油管2和出油管3分别与所述的两个封头4之间均设有用于起支撑作用的搭扣5。
所述的搭扣5的一端设有通孔5.1。所述的搭扣5设有通孔5.1的一端固定套合在所述的进油管2或出油管3的管身外,即搭扣5设有通孔5.1的一端套合在所述的进油管2或出油管3的管身外并与进油管2或出油管3固定。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搭扣5的一端与进油管2或出油管3的管身之间焊接固定。所述的搭扣5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封头4的外壁上。所述的进油管2和出油管3分别倾斜地连接在两个封头4上。所述的搭扣5的另一端设有倾斜面5.2,所述的倾斜面5.2与所述的搭扣5的一个侧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a,所述的a为120°~ 130°之间,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a为124°。所述的搭扣5的另一端与封头4的外壁之间焊接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油散热器为三缸机油散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1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极耳机
- 下一篇:一种锁具装配机上的分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