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频双频段功率放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4346.0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3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阚能华;王基石;刘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20 | 分类号: | H03F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频 双频 功率 放大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具体涉及一种超高频双频段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背景技术
无源超高频(840MHz~960MHz)RFID技术与无源高频(13.56MHz)RFID技术相比,具有读取距离远,读取速度快、标签存储容量大等优点。根据RFID相关同相协议的要求,系统架构采用零中频的方案,即基带处理器发出的与标签通信的信号(包括命令或者数据)需经过相关的处理比如正交调制或者直接调制,变换为协议要求的超高频频段内,另一方面,根据国标或者国军标的相关要求,超高频频段的RFID阅读器的工作频段为840MHz~845MHz、920MHz~925MHz两个频段。通常情况下,调制输出的超高频信号往往很微弱,需要进行适度的放大及滤波处理,然后经天线辐射出去以激活天线作用场内的无源标签,以完成对标签的识别等功能。
目前已调信号的放大主要由功率放大器完成,且常用的是采用单端、非平衡的方式完成。单端方式的功率放大器技术已比较成熟,实际应用中需要繁琐的仿真、设计放大器的输入、输出匹配电路及PCB板的合理布局布线,且必须考虑射频走线的特性阻抗。另一方面,单端方式的功率放大器的致命缺陷在于其稳定性、可靠性不高,如果该放大单元电路损坏,那么整个系统将瘫痪而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高频双频段功率放大电路,该电路的可靠性高,并且在一路放大器电路损坏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仍能继续工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超高频双频段功率放大电路,包括:两个相同的混合耦合电路、两个相同的功率放大电路,所述混合耦合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分解为两路只具有90度相位差的信号,也可将两路只具有90度相位差的信号合成为一路信号,其中一个混合耦合电路作为第一级混合耦合电路,另一个作为第二级混合耦合电路;所述第一级混合耦合电路的输入端作为超高频双频段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第一级混合耦合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级混合耦合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两个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级混合耦合电路的输出端作为超高频双频段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其中所述的第一级混合耦合电路用于对输入的调制信号进行分解,分解为两路功率相同并且具有90度相位差的信号;所述两个功率放大电路分别用于对两路输入信号进行相同倍数的功率放大,输出两路具有90度相位差的放大信号;所述第二级混合耦合电路用于对两路放大信号进行合成,输出射频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耦合电路采用XC0900E-03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功率放大电路采用单端放大器ACPM-7868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超高频双频段功率放大电路通过采用两个功率放大电路结合混合耦合电路实现超高频阅读器的调制信号的放大,与普通的单端、非平衡方式实现的功率放大电路相比,具有可靠性高、端口匹配容易、成本较低、温度变化及元器件的离散性对放大器性能影响小等优点;并且当其中一路放大器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可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高频双频段功率放大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高频双频段功率放大电路的具体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4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量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产生调频信号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