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自由度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543.0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6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成;李金武;陶海峰;王强;胡雪松;冯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00 | 分类号: | F02B7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122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度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发动机部件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功能的不断提升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发动机的附属部件越来越多,导致外部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如新增的EGR阀和进气接管等,由于发动机的高频振动以及这些部件自身较重,与机体和缸盖等进行刚性连接,其支撑的强度以及占用空间尺寸就成了问题。总成零部件往往与油、水、气、电等介质发生联系而需要设置连接管路,又因考虑温度、耐油性、耐腐蚀性等因素,一些管路不得不采用刚性材质,如钢管、悬臂式进气接管等。然而,零部件及刚性管路经过多层装配后,将产生很大的累积公差,再加上折弯类零件的回弹变形,就造成装配困难,如果强行装配则会产生预应力,为部件运行的可靠性埋下隐患。目前采用的支架普遍是铸造或钣金类,对装配累积公差兼容性比较小,不能避免装配应力。而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支架结构,可以使上述缺陷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调节三个直线自由度和一个旋转自由度的支撑装置,达到消除累积公差过大、易装配和避免装配应力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与结构进行说明。
四自由度支撑装置,具有支架、平压板、螺母压板以及螺栓,其技术方案是:第一支架为直角形,该支架一侧开有一条水平通槽;另一侧开有二条平行的竖直通槽。第二支架亦为直角形,该支架一侧开有两个通孔;另一侧开有水平一条通槽。第一支架带有竖直通槽的一侧与第二支架带有水平通槽的一侧进行连接。第一支架竖直通槽与第二支架水平通槽垂直连接实现三个方向的直线调节;第一支架竖直通槽与第二支架水平通槽倾斜连接实现相对旋转调节。
其工作原理为:第一支架开有的水平通槽与被紧固件连接构成X方向直线调节;第一与第二支架连接后构成Y、Z两方向直线调节;第一与第二支架如果通过二条竖直通槽扭转角度即可构成(相对)旋转连接。所以通过两个支架的组合可以实现三个直线和一个扭转的四自由度方向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制造工艺简单,结构合理,能够解决刚性连接、累积公差较大、零部件回弹造成的装配困难、装配应力、可靠性差等问题。装配该支架可以消除装配引起的应力,同时可以降低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发动机部件多件刚性连接并且需要支撑的部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与结构的分解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旋转调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附图)。
四自由度支撑装置,其结构是:第一支架1为直角形,支架一侧开有一条水平通槽;另一侧开有二条平行的竖直通槽。第二支架2亦为直角形,支架一侧开有两个通孔;另一侧开有水平一条通槽。第一支架带有竖直通槽的一侧与第二支架带有水平通槽的一侧进行连接(如图1)。第一支架竖直通槽与第二支架水平通槽垂直连接实现三个方向的直线调节;第一支架竖直通槽与第二支架水平通槽倾斜连接实现相对旋转调节(如图2)。第一与第二支架分别通过平压板3、螺母压板4以及螺栓5进行连接(如图3)。
本实施例用于柴油机的EGR阀支撑,EGR阀主体安装到进气接管上。综合考虑EGR阀重量和稳固效果,确定两个支架的厚度为4mm,紧固螺栓规格为M8,第一支架水平通槽宽度9mm,长度60mm,该水平通槽置入螺栓的孔距为30mm,X向调解量±15mm。第一支架二条平行的竖直通槽宽度为9mm,两槽间距18mm,两槽高度为30mm,Z向调解量±15mm。第二支架水平槽长度为38mm,宽度为9mm,Y向调节量为±10mm。第一与第二支架之间的旋转自由度可可根据情况调节,在本实施例中,a±10°已足够。为了方便连接操作,螺栓与带有压板的螺母紧固连接,及将螺母与压板焊接为一体。
本装置经过试制、试装,装配效果良好,已配装于CY4102-CE4C柴油发动机,已随发动机完成1000小时台架可靠性试验、30000公里整车道路试验,未出现故障,现已批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