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紫菜漂洗切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2879.5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5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财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东山县海之星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4 | 分类号: | B08B3/04;B08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4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菜 漂洗 切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菜的加工,具体是指一种紫菜漂洗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紫菜是一种人工养殖的藻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绿色食品,由于紫菜长期自然养殖在海洋中,收割完的紫菜含有一部分沙和泥土等杂质,所以在紫菜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漂洗,然后再对紫菜进行切断。传统的紫菜加工,是将清洗和切断分开进行的,通过一个清洗池对紫菜进行多遍的清洗,清洗完成后再将紫菜输送至下一道工序,即切断。通过一个清洗池对紫菜进行多遍的清洗,存在这费时费工的缺点,并且容易出现洗不干净的情况,清洗完再将漂洗完的紫菜输送到下一道切断工序,耗费了一定的输送时间和人力。如何在缩短加工时间和减少人工损耗的情况下,提高对紫菜的漂洗效果是我们在紫菜食品加工中所迫切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紫菜漂洗切断装置,不仅能够在缩短紫菜的漂洗和切断的加工时间和减少人工损耗的情况下,提高对紫菜的漂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紫菜漂洗切断装置,由进料漂洗池、若干个漂洗池和紫菜切断机组成,若干个漂洗池以实现水流逐次流动的方式逐级连接;进料漂洗池接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连接到外界水源;进料漂洗池和各个漂洗池均设置有相应的搅拌机构;首个漂洗池连接到进料漂洗池,末个漂洗池连接到紫菜切断机。
所述首个漂洗池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到进料漂洗池,连接管道上设有抽液动力泵。
所述末个漂洗池通过有开口的盒体连接到紫菜切断机,有开口盒体的底板设有诸多通孔,所述紫菜切断机为两台。
所述进料漂洗池和若干个漂洗池的池体都为六边形桶体,若干个漂洗池按一定的高度差逐级连接,相邻的漂洗池有一面池壁共用,共用的一面池壁上均设有开口。
所述搅拌机构是由搅拌电机、连接到搅拌电机的转动轴和多个搅拌杆组成,转动轴固接一固定横杆,多个搅拌杆按一定间隔固接在固定横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进料漂洗池和若干个以实现水流逐次流动的方式逐级连接的漂洗池,紫菜通过进料漂洗池进行漂洗后,再进入逐级连接的漂洗池进行多次漂洗;同时将逐级连接的漂洗池的末个漂洗池通过有开口的盒体连接到紫菜切断机;将漂洗和切断设置在同一个加工装置,减少加工时间和减少人工损耗,通过多级的漂洗,很大程度上提高对紫菜的漂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4为有开口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一种紫菜漂洗切断装置,由进料漂洗池1、若干个漂洗池2和紫菜切断机3组成,所述若干个漂洗池2以实现水流逐次流动的方式逐级连接;进料漂洗池1接有进水管道4,进水管道4连接到外界水源,工作时,清水通过进水管道4进入进料漂洗池1。进料漂洗池1和若干个漂洗池2均设有相同的搅拌机构5,所述搅拌机构5是由搅拌电机5-1、连接到搅拌电机的转动轴5-2和多个搅拌杆5-3组成,转动轴5-2固接一固定横杆5-4,多个搅拌杆5-3按一定间隔固接在固定横杆5-4上。首个漂洗池2-1连接到进料漂洗池1,末个漂洗2-2池连接到紫菜切断机3。
所述首个漂洗池2-1通过连接管道6连接到进料漂洗池1,连接管道6上设有抽液动力泵6-1。清水通过进水管道4进入进料漂洗池1之后,将适量的紫菜放入进料漂洗池1,启动进料漂洗池1上设有的搅拌机构对紫菜进行搅拌,然后开启连接管道6上设有的抽液动力泵6-1将进料漂洗池1内的水连同紫菜通过连接管道6输送到首个漂洗池2-1,水连同紫菜进入首个漂洗池2-1后,首个漂洗池2-1的搅拌机构启动对紫菜进行搅拌。清水通过进水管道4不断进入进料漂洗池1,间歇的将适量的紫菜不断加入进料漂洗池1,进料漂洗池1上设有的搅拌机构不断地对紫菜进行搅拌,抽液动力泵6-1一直工作,将经过进料漂洗池1搅拌后的紫菜连同水通过连接管道6不断输送到首个漂洗池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东山县海之星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东山县海之星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2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元件
- 下一篇:X射线检测器和X射线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