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电池吐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2313.2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林程;周辉;曲新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5/06 | 分类号: | B60S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王志刚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电池 机构 | ||
1.一种电动车电池吐纳机构,其用于纯电动车动力电池自动快换电池箱系统的电池装卸,所述纯电动车动力电池自动快换电池箱系统包括电池外箱、电池内箱、电池吐纳机构、气缸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吐纳机构包括拉紧气缸、联动结构、电池装卸机构,所述电池外箱的底部外壳中部设置有导轨,所述电池装卸机构底部相应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滑动结构,所述电池外箱一侧框架上固定设置有拉紧气缸,拉紧气缸的拉紧活塞杆的端部与电池装卸机构的外壳铰接。
2.如权利要求1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气缸通过气路控制电磁阀连接入气缸控制系统中。
3.如权利要求2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池外箱的底部外壳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吐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具有锁紧气缸、定位销、复位弹簧、锁紧销、直角连杆。
5.如权利要求4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气缸固定设置于电池外箱的底部外壳上。
6.如权利要求5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轴向依次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两个直角连杆,所述两个直角连杆的直角拐角处通过销轴连接于电池外箱的底部外壳上,所述两个直角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锁紧销和定位销。
7.如权利要求6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销外套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锁紧销与所述电池外箱的底部外壳上的锁紧销孔以及电池内箱底部的锁紧销孔穿设配合。
8.如权利要求7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与所述电池外箱的底部外壳上的定位销孔以及电池内箱底部的定位销孔穿设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吐纳机构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卸机构的一端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形状同机械手前端形状相配合,所述机械手前端能伸入到电池内箱下部的电池装卸机构的凹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前端上表面相应设置有电磁铁,当机械手上设置的一按钮接触到电池内箱的侧面时,能激发所述机械手前端上表面的电磁铁作用,从而使得机械手与电池内箱牢固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吐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纯电动车动力电池自动快换电池箱系统还包括电池箱锁止保持机构、电池吐纳机构、电池快换机械手,所述电池外箱、电池内箱、电池箱锁止保持机构、电池吐纳机构、电池快换机械手通讯连接在一起,组成了所述自动化的纯电动车动力电池快换的电池箱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实现车辆的电池箱解锁、自动更换动力电池内箱、电池箱锁止,完成车辆动力电池的自动快速更换。
12.如权利要求11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控制系统能完成人机交互,电池箱与机械手信息交换,控制锁止保持机构、电池吐纳机构。
13.如权利要求12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锁止保持机构能完成车辆运行时锁止保持功能,换电池箱时的解锁、锁止功能。
14.如权利要求13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卸机构能完成电池内箱的推出、拉入锁紧、接收定位功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吐纳机构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由一光感结构代替,通过光学感应器的感应作用来感知所述电池内箱是否与电池外箱连接到位,从而联动执行所述电池内箱的装卸过程。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电池吐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气缸铰接活动连接在与固定设置电池箱锁止保持机构的两侧框架相垂直的一侧框架上,所述拉紧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的轴向方向可以通过相应的电机进行调整,所述活塞杆的端部的电磁铁处设置有感应接收结构,在所述电池内箱的底部的电磁铁处相应设置有感应结构,所述感应接收结构能够感知所述感应结构的位置,所述感应接收结构将感应到的位置信号发送给所述电机,从而调整所述拉紧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轴向方向,从而精确将活塞杆的电磁铁同电池内箱底部的电磁铁接触,完成所述电池内箱的装载过程,通过此种设置,即使所述电池内箱没有同所述电池外箱对齐,也能迅速准确的完成所述装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23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