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片加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2023.8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5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杜海兵;徐健;张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美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加工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角度以及大厚度的螺旋片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大厚度大角度的螺旋片是由工厂铸造而成。将钢水注入模具冷却成型。这就造成无法在钢构加工厂直接加工,需要定做,有较高的成本,较低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钢结构厂无法自行压制大角度大厚度螺旋片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片加工模具,该螺旋片模具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该模具能充分利用钢结构厂里现有的压力机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片加工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同心设置在下模底板上的圆筒形下模外筒和下模内筒,所述下模外筒与下模内筒的上口边缘为螺旋状;所述上模包括同心设置在上模底板上的圆筒形上模外筒和上模内筒,所述下模内筒内设置有一内芯。
优选的,所述下模外筒和下模内筒之间设置有连接条。
优选的,所述下模外筒和下模内筒之间设置的连接条数量为4—8根。
优选的,所述上模外筒和上模内筒之间设置有连接条。
优选的,所述上模外筒和上模内筒之间设置的连接条数量为4—8根。
优选的,所述内芯与所述下模内筒为同心的圆筒。
优选的,所述内芯上口处设置有一防倾限位轴。
优选的,所述防倾限位轴两端支撑搭接在所述内芯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防倾限位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倾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防倾限位块为长方体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螺旋片加工模具加工大厚度大角度的螺旋片,成本低,效率高,冲出零件回弹量小,并且在压制过程中模具变形小,可长期重复多次使用,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模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结构图;
图3是冲压出的螺旋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下模1包括同心设置在下模底板2上的圆筒形下模外筒3和下模内筒4,所述下模外筒3与下模内筒4的上口边缘为螺旋状。
为了加固下模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在下模外筒3和下模内筒4之间设置有4-8根连接条5。
为了稳定待加工板料,本实用新型中下模内筒4中同心设置有一圆筒形内芯6,所述内芯6上口处设置有一防倾限位轴7,所述防倾限位轴7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矩形的防倾限位块8。
如图2所示,上模12包括同心设置在上模底板9上的圆筒形上模外筒10和上模内筒11,所述上模外筒10与上模内筒12的上口边缘为螺旋状。
为了加固上模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在上模外筒9和上模内筒10之间设置有4-8根连接条5。
将上模2水平放置,圆环状的原始板料放置在上模2上,防倾限位轴7从内芯6的上口处伸出,稳定板料抗倾覆,上模2向下与下模1内芯6相吞,压住板料,板料变形到一定程度,防倾限位轴7缩回内芯6中,上模2与下模1的内芯6继续相吞,直至完全压合,可制出如图3所示的周向360°螺旋片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美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美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2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