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绝缘气体击穿特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1795.X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1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廷华;吴小钊;曹志民;师军伟;杜松献;张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昌许继德理施尔电气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泳棋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绝缘 气体 击穿 特性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电压绝缘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高压绝缘气体击穿特性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气体绝缘技术在高压电器设备得到广泛应用,气体的绝缘能力和击穿特性需要进行相应的绝缘性能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依据试验研究结论设计绝缘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绝缘系统可靠性。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文件CN1700029A公开了一种绝缘气体耐压测试方法及其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圆形筒体及密封安装于筒体上、下两端的端盖围成的密封气室,筒体内于第二端盖下端面中心固定有高压端测量电极,在筒体内于第一端盖的上端面中心固定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内旋装有表面刻有标尺的接地端测量电极,在第一端盖内开设有贯穿筒体内外的通孔,通孔的外孔口连接有充、放气体装置。这种绝缘气体耐压测试装置的缺陷是必须每次先将其中一个端盖拆下后才能通过旋转接地端测量电极来调整高压端测量电极与接地端测量电极之间的间隙,因而其调整电极间隙较为麻烦,而且多次拆卸容易破坏端盖与筒体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影响耐压试验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拆卸筒体端盖即可调整两电极之间间隙的高压绝缘气体击穿特性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绝缘气体击穿特性试验装置,包括由绝缘筒及密封安装于所述绝缘筒各筒口部的端盖围成的密封气室,在密封气室内于绝缘筒相对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中心分别安装有用于高压放电的测量电极,所述测量电极包括固定于第一端盖上的固定电极及用于靠近或远离该固定电极以调整两电极之间间隙的活动电极,在所述第二端盖中心沿所述活动电极的移动方向密封滑动穿装有间隙调整杆,所述活动电极固定安装于该间隙调整杆伸入所述密封气室的内端部,在间隙调整杆伸出密封气室的外端部传动连接有驱动该间隙调整杆轴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分设于间隙调整杆两侧的调整螺杆,所述两调整螺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端盖的外端面上,在两调整螺杆之间通过分别旋装于两调整螺杆上的调整螺母固定有调整板,所述间隙调整杆穿出密封气室的外端部固定在该调整板上。
所述的第二端盖包括与所述绝缘筒密封连接的法兰盘,法兰盘的外端面中心凸设有环台,环台的中心围绕间隙调整杆挖设有沉孔,沉孔中填装有密封体,环台的端面盖设有压盖,所述调整螺杆穿过压盖上对应开设的通孔旋装于所述环台上。
所述的两测量电极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第二端盖和间隙调整杆上。
所述的两测量电极为平板电极、针形电极或球形电极。
所述的绝缘筒为圆柱筒结构,在绝缘筒的外周面上间隔布设有伞裙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绝缘气体击穿特性试验装置是在绝缘筒的一个端盖中心密封滑动穿装间隙调整杆,将活动电极固定安装在间隙调整杆的内端面上,其无需拆卸任一端盖即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间隙调整杆带动活动电极移动,从而实现两测量电极之间的间隙调整,并能够在试验过程中实时调整电极之间的间隙,提高试验装置的测量范围,其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及一机多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压绝缘气体击穿特性试验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昌许继德理施尔电气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昌许继德理施尔电气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17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参量电测设备的三相交流标准源输出装置
- 下一篇:安全工具靴的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