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及臂架系统、混凝土布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0247.5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勃;陈卿;程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6 | 分类号: | F15B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驱动 系统 混凝土 布料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及具有该液压驱动系统的臂架系统;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臂架系统的混凝土布料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臂架系统的作业设备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和高楼消防等领域中。这种臂架系统通常包括液压驱动系统和由多个臂节依次铰接而成的臂架,液压驱动系统包括多个设置于相邻两个臂节之间的液压油缸,这些液压油缸用于驱动相邻臂节之间的相对运动。
在作业时,为确保臂架系统各执行元件的协同动作,需要给臂架系统的多个液压油缸同时供油;为高效分配液压油,该液压驱动系统往往需要采用多路阀来分配液压油。如图1所示,液压泵51提供液压油,液压油经多路阀52分配至液压油缸53;在该液压驱动系统中,多路阀52是最重要的元件之一。为保证多路阀52能够在各种条件下执行相应的动作,其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且只要局部发生故障或损坏,通常需要重新更换多路阀52。因结构复杂,多路阀52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由于多路阀52的存在使该液压驱动系统的维护方式成本相对高昂。
因此,如何降低由于多路阀52存在而导致的液压驱动系统的维护成本,提升液压驱动系统的可维护性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及具有该液压驱动系统的臂架系统,利用该液压驱动系统可为臂架系统的维护带来便利。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臂架系统的混凝土布料设备。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包括供油单元、压力比较单元、及N个液压执行单元,其中N≥2;
所述液压执行单元包括液压油缸、节流阀、一阶梭阀、换向阀和压差控制阀;压差控制阀的出油口经节流阀与换向阀相连;换向阀与液压油缸的两个腔体相连,用于控制液压油缸的运动;一阶梭阀的两个压力油口分别与液压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连,一阶梭阀的控制油口与压差控制阀的控制油口连通;
压力比较单元与N个所述液压执行单元的一阶梭阀的控制油口相连,用于比较N个所述一阶梭阀的控制油口的压力,并将压力最大的一阶梭阀的控制油口与供油单元的控制油口连通;
所述供油单元的出油口与压差控制阀的进油口相连,用于根据压力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向N个液压执行单元供油。
优选地,N=2,所述压力比较单元包括一个二阶梭阀,其中,二阶梭阀的两个压力油口分别与第一个一阶梭阀和第二个一阶梭阀的控制油口相连,且其控制油口与供油单元的控制油口相连。
优选地,N=3,所述压力比较单元包括两个二阶梭阀,其中,第一个二阶梭阀的两个压力油口分别与第一个一阶梭阀和第二个一阶梭阀的控制油口相连,第二个二阶梭阀的两个压力油口分别与第一个二阶梭阀和第三个一阶梭阀的控制油口相连,且其控制油口与供油单元的控制油口相连。
优选地,N≥4,所述压力比较单元包括N-1个二阶梭阀,其中,第一个二阶梭阀的两个压力油口分别与第一个一阶梭阀和第二个一阶梭阀的控制油口相连;第N-2个二阶梭阀的两个压力油口分别与第N-3个二阶梭阀和第N-1个一阶梭阀的控制油口相连;第N-1个二阶梭阀的两个压力油口分别与第N-2个二阶梭阀和第N个一阶梭阀的控制油口相连,且其控制油口与供油单元的控制油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换向阀具有P油口、T油口、A油口和B油口,P油口与节流阀出口相连,T油口连液压油箱,A油口、B油口分别与液压油缸的两个油口相连;所述换向阀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P油口与A油口连通,B油口与T油口连通;在第二状态时:P油口与B油口连通,A油口与T油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液压驱动系统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进油口与供油单元的出油口相连,所述安全阀的出油口与液压油箱相连。
优选地,所述液压驱动系统还包括卸荷阀,所述卸荷阀的进油口与供油单元的出油口相连,所述卸荷阀的出油口与液压油箱相连。
优选地,所述供油单元包括变量泵,所述变量泵的控制油口即为所述供油单元的控制油口;或,所述供油单元包括定量泵和液控卸荷阀,所述液控卸荷阀的液控口即为所述供油单元的控制油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02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