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驱动的框绞机上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9052.9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0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应存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日月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3151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驱动 框绞机 上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驱动的框绞机上盘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为线缆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市场强烈的诱惑力,使得世界都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市场,在改革开放短短的几十年,中国线缆制造业所形成的庞大的生产能力让世界刮目相看。电缆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生产物料。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框绞机是电缆厂绞制设备的关键,工作时上下线盘的辅助工时大,劳动强度大,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设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表现为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维护保养困难,工人劳动强度大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驱动的框绞机上盘装置,结构简单、合理,维护容易,且大大节省人力成本。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驱动的框绞机上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托架和支杆,所述托架通过支点轮与底盘相接,所述底盘设有滑轨,用于支点轮的滑动,所述托架包括相互垂直的固定托和活动托,所述活动托通过支杆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与电机相连,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进而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的相对移动,带动支杆移动,从而带动托架移动,完成上盘。
所述托架的固定托设有导轨槽,所述活动托一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置于导轨槽内,可沿导轨槽移动,进而进一步调节上盘动作。
所述底盘下设有支撑架,用于保证整个设备的稳定、安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工作量大,能够有效降低工人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盘,2支杆,3支点轮,4滑轨,5固定托,6活动托,7齿条,8齿轮,9电机,10导轨槽,11滚轮,12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驱动的框绞机上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托架和支杆2,所述托架通过支点轮3与底盘1相接,所述底盘1设有滑轨4,用于支点轮3的滑动,所述托架包括相互垂直的固定托5和活动托6,所述活动托6通过支杆2连接有齿条7,所述齿条7与齿轮8啮合,所述齿轮8与电机9相连,通过电机9带动齿轮8,进而通过齿轮8与齿条7啮合的相对移动,带动支杆2移动,从而带动托架移动,完成上盘。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驱动的框绞机上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托架和支杆2,所述托架通过支点轮3与底盘1相接,所述底盘1设有滑轨4,用于支点轮3的滑动,所述托架包括相互垂直的固定托5和活动托6,所述活动托6通过支杆2连接有齿条7,所述齿条7与齿轮8啮合,所述齿轮8与电机9相连,通过电机9带动齿轮8,进而通过齿轮8与齿条7啮合的相对移动,带动支杆2移动,从而带动托架移动,完成上盘。所述托架的固定托5设有导轨槽10,所述活动托6一端设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置于导轨槽10内,可沿导轨槽10移动,进而进一步调节上盘动作。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驱动的框绞机上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托架和支杆2,所述托架通过支点轮3与底盘1相接,所述底盘1设有滑轨4,用于支点轮3的滑动,所述托架包括相互垂直的固定托5和活动托6,所述活动托6通过支杆2连接有齿条7,所述齿条7与齿轮8啮合,所述齿轮8与电机9相连,通过电机9带动齿轮8,进而通过齿轮8与齿条7啮合的相对移动,带动支杆2移动,从而带动托架移动,完成上盘。所述托架的固定托5设有导轨槽10,所述活动托6一端设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置于导轨槽10内,可沿导轨槽10移动,进而进一步调节上盘动作。所述底盘下设有支撑架12,用于保证整个设备的稳定、安全。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乃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日月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日月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90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起保护作用的新型电感
- 下一篇:汽车尾气颗粒物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