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蓄电池跑酸的蓄电池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8131.8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5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群;史伯荣;陈志平;李越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3103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蓄电池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的端子密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蓄电池跑酸的蓄电池壳体。
背景技术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由于密封性好,一般不会漏酸,而且在充放电时不会像老式铅酸蓄电池那样会有酸雾放出来而腐蚀设备,污染环境,从结构上来看,它不但是全密封的,而且还有一个可以控制电池内部气体压力的阀,由此得名为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铅酸蓄电池皆为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端子密封是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如果端子的密封不良,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端子爬酸甚至漏酸等不良情况,造成客户端电器设备腐蚀等安全隐患,严重时可导致火灾。
公告号为CN20160822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阀控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直出式端子,包括中盖,伸出中盖的直出式端子及与直出式端子固定连接的接线柱;特点是:在直出式端子与中盖之间设有起密封作用的铅套,铅套与直出式端子的接触处用焊枪熔融为一体。该专利在密封结构上所存在的缺点主要为,铅套与电池盖互密封连接部分,即定位环,其断面呈矩形,多处形成直角拐点,直角拐点处是浇铸应力的集中点,以及在与塑料注塑结合时易产生空洞,容易造成变形和密封性不良的情况,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松动,导致爬酸现象。
公告号为CN202259476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的密封结构,包括电池上盖、铅衬套和与电池上盖螺纹连接的底胶护圈,在电池上盖上设有位于螺纹外侧且高出上盖上表面的环状凸台,凸台顶部有凹槽,凹槽内装0型密封圈,该实用新型用于铅酸蓄电池的端子输出部位,密封可靠,然而随着蓄电池的使用,酸液会渗透渗漏到螺纹连接部位,从而造成跑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蓄电池跑酸的蓄电池壳体,使用该电池壳体组装的铅酸蓄电池能够有效避免酸液从铅套周围泄露。
一种防止蓄电池跑酸的蓄电池壳体,包括:
盖体,带有端子安装孔,该端子安装孔的顶部为扩口的胶槽;
铅套,嵌装在所述端子安装孔内;
端子铅柱,插设在所述铅套中,且与铅套之间焊接密封;
端子铜头,连接在所述端子铅柱的顶部;
所述铅套的外壁具有依次交替排布的定位环和定位槽,所述定位环和定位槽都为周向分布,并且所述定位环沿周向向外凸出,所述的定位槽沿周向向内凹陷;
所述铅套与盖体之间还设有密封层。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铅套的外壁的定位环和定位槽依次排布,避免了直上直下的结构,同时在该铅套的周围设置了密封层,向上挥发的酸液会受到密封层的阻挡,不会与铅套接触腐蚀铅套,从而有效地避免酸液从铅套的周围泄露。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层为厚度在0.005~0.3mm之间的粘结剂层,该厚度范围的密封层能够有效地隔离酸液,并且该厚度加工方便,可以通过涂覆的方法得到。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密封层为厚度在0.05~0.2mm之间的粘结剂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环和定位槽各为3~6个,设置为多个定位环,可以极大的避免因单个定位环变形或损坏,使得端子整体密封性受损的情况发生,此外设置多条定位环,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电解液渗出方向所走的路径,该路径上只要存在一点贴合紧密,则其密封性就不会受到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环和定位槽的断面为圆弧,弧形结构不仅可以避免浇铸时在定位环和定位槽部位形成空洞,而且利用弧形结构对力具有良好分散能力的这一特性,可以提高了定位环和定位槽对微观力和宏观力的耐受程度,使其具有不易变形的特点。
作为优选,相邻两个定位环之间的距离相等,此时,在受到外力时,外力能够均匀施加在各个定位环上,从而有利于提高铅套整体对外力的承受能力。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相邻两个定位槽之间的距离相等。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在铅套的表面设置有一层密封层,从而有效的避免酸液对铅套的腐蚀;同时,通过依次交替排布的定位环和定位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电解液渗出方向所走的路径,该路径上只要存在一点贴合紧密,则其密封性就不会受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蓄电池跑酸的蓄电池壳体的端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盖体;2:铅套;21:定位环;22:定位槽;3:端子铅柱;4:端子铜头;5: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蓄电池跑酸的蓄电池壳体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81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