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遥控模型飞机的螺旋桨矢量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6820.5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5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沈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沈氏彤创航天模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27/20 | 分类号: | A63H2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控 模型 飞机 螺旋桨 矢量 控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遥控模型飞机的螺旋桨矢量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常见的遥控模型飞机中,其结构大多是螺旋桨位置固定不变,尾部有一对可以上下摆动的襟翼和一个可以左右摆动的尾翼,要实现模型飞机飞行方向的改变则是通过舵机拉动尾部的襟翼和尾翼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这种结构对机身的结构强度、制造工艺要求很高,机头的转向灵活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机身制造成本、提高转向灵活性的遥控模型飞机的螺旋桨矢量控制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遥控模型飞机的螺旋桨矢量控制结构,包括矢量机构固定部分、矢量运动控制部分和动力执行部分,所述矢量机构固定部分是指模型飞机的机身、固定拉杆、六角固定杆、固定圆杆、舵机固定座和固定吊环;所述矢量运动控制部分包括舵机、舵机拉杆、控制外盘、十字内盘、两个球头螺丝、金属衬套和固定螺丝;所述动力执行部分由电机、金属转接头、基米螺丝、螺旋桨、垫片和固定螺丝构成。其中,固定圆杆、六角固定杆、第一舵机固定座和第二舵机固定座分别装配在主机身上,第一舵机装配在第一舵机固定座上,第二舵机装配在第二舵机固定座上,转接头通过基米螺丝固定连接电机的主轴。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机身上设置有六角杆固定孔、第一舵机固定方孔、第二舵机固定方孔和圆杆固定孔,固定拉杆的两端分别开有六角孔和拉杆圆孔,固定吊环设有吊环圆孔和半圆孔,第一舵机固定座上设有第一舵机固定槽、第一舵机固定螺丝孔和第一舵机固定座支杆,第二舵机固定座上设有第二舵机固定槽、第二舵机固定螺丝孔和第二舵机固定座支杆;所述第一舵机上设有第一球头,第二舵机上设有第二球头,第一舵机拉杆分别设有第一球头孔和第二球头孔,第二舵机拉杆分别设有第三球头孔和第四球头孔,控制外盘长轴方向开有外盘螺丝孔,短轴方向开有外盘圆孔,斜角方向开有斜角螺丝孔,十字内盘长轴方向开有长轴螺丝孔,短轴方向开有短轴螺丝孔以及正面的内盘圆孔;所述转接头侧面开有基米螺丝孔和螺丝孔,电机底部设有电机螺丝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舵机固定座的四个第一舵机固定座支杆装配在主机身的四个第一舵机固定方孔内,第二舵机固定座的四个第二舵机固定座支杆装配在主机身的四个第二舵机固定方孔内,六角固定杆装配在主机身的两个六角杆固定孔内,固定圆杆装配在主机身的两个圆杆固定孔内,固定拉杆后端的六角孔装配在六角固定杆上,固定吊环的上方吊环圆孔装配在固定圆杆上,下方半圆孔装配在固定拉杆上,使固定拉杆位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舵机装配在第一舵机固定座上的第一舵机固定槽中,并用两个锁紧螺丝锁入第一舵机固定螺丝孔内,第二舵机装配在第二舵机固定座上的第二舵机固定槽中,并用两个锁紧螺丝锁入第二舵机固定螺丝孔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外盘的外盘圆孔内装配入金属衬套,十字内盘的长轴方向与控制外盘的短轴方向同轴,固定螺丝穿过金属衬套的内孔锁入十字内盘的长轴方向的长轴螺丝孔,第一球头螺丝锁入控制外盘斜角的斜角螺丝孔内,第二球头螺丝锁入十字内盘的短轴方向的短轴螺丝孔内,固定螺丝穿过固定拉杆前端的拉杆圆孔锁入控制外盘长轴方向的外盘螺丝孔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舵机拉杆一端的第一球头孔装配在第一舵机的第一球头上,另一端的第二球头孔装配在第二球头螺丝的球头上,第二舵机拉杆一端的第三球头孔装配在第二舵机的第二球头上,另一端的第四球头孔装配在第一球头螺丝的球头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转接头装配在电机的主轴上,用基米螺丝锁入基米螺丝孔固定,螺旋桨装配在转接头上,用螺丝和垫片锁入转接头的螺丝孔中,固定螺丝通过十字内盘上的内盘圆孔锁入电机底部的电机螺丝孔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机身结构简单、飞机转动灵活、控制精度高、娱乐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外盘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十字内盘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外盘和十字内盘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沈氏彤创航天模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沈氏彤创航天模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68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