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髋关节镜专用镜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6449.2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3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侃;朱伟民;冯文哲;彭亮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阳侃 |
主分类号: | A61B1/313 | 分类号: | A61B1/31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51801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髋关节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髋关节手术辅助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髋关节手术时,通常需要使用髋关节镜镜鞘来作为辅助的器具,从而能够将髋关节镜从镜鞘中伸入关节内,对手术进行监视。但是现有的髋关节镜镜鞘采用的是单个内腔结构,当通过髋关节镜镜鞘注入灌注液时,灌注液在内腔流动,水流的方向只能是朝一个方向流动,即只能进水或出水,不能同时进行,但是在膝关节等手术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手术入路的镜鞘入水、再采用另一个手术入路专门出水,从而保证关节内手术视野清晰,而髋关节手术时,由于关节深度太深,在做好第一个手术入路后,往往由于关节内视野不清晰,导致关节镜监视下做第二个手术入路比较困难,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髋关节镜专用镜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双通道结构降低手术难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髋关节镜专用镜鞘,包括髋关节镜镜鞘本体,所述髋关节镜镜鞘本体由同轴的外管和内管组成,外管和内管之间设有一个将外管分隔成两个相互平行且独立的进液腔和出液腔的隔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管的一端与内管之间设有封闭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液腔上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液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液腔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出液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相对设置在外管两侧的管壁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板沿髋关节镜镜鞘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管的直径为4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管经封闭面伸出于外管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两个分别独立的内腔,使髋关节镜专用镜鞘可以实现进水和出水,在第一个手术入路做好后,使关节灌注液形成关节内外流通,从而保持关节内视野清晰,降低关节镜监视下做第二个手术入路的难度,而使手术的整体难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髋关节镜专用镜鞘,设有髋关节镜镜鞘本体1,髋关节镜镜鞘本体1的外形是圆柱形,髋关节镜镜鞘本体1由直径为4mm的内管3和直径大于内管3的外管2组成,内管3同轴设置在外管2内。
在内管3和外管2之间构成一个内腔4,外管2的一端与内管3之间设有将内腔4的一端封闭的封闭面10,内管3从封闭面10中伸出于外管2外,内腔4被沿髋关节镜镜鞘本体1轴线方向设置的隔板5将其分隔成两个平行对称且相互独立的进液腔6和出液腔7,在外管2的管壁上、进液腔6的一侧位置上设有进液管8,进液管8与进液腔6连通。在与进液管8相对应的另一侧外管2的管壁上设有与出液腔7连通的出液管9。进液管8和出液管9径向设置在外管2的管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髋关节镜是经内管3伸入关节内,灌注液分别通过进液腔6或出液腔7流入和流出髋关节镜镜鞘本体1,使外管2与内管3之间形成双通路,一侧进水、另一侧出水,从而保持关节内视野清晰,使得在关节镜监视下做第二个手术入路变得更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阳侃,未经欧阳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6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旋膨胀机
- 下一篇:周转轮双输出端具可个别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