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弯可侧倾倒三轮太阳能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3320.8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7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朱海龙;陈蜀乔;赵成俊;李长偲;刘春;杨杰;吴伟;刘雅琪;殷悦;沈丽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K5/06 | 分类号: | B62K5/06;B62K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弯 倾倒 三轮 太阳能 车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弯可侧倾倒三轮太阳能车车架,特别是一种转弯时可以随车身所受离心力大小而自动侧倾以抵消部分离心力的三轮太阳能车车架,属于载运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动车依靠太阳能驱动,相比传统热机驱动的汽车,实现了真正的污染零排放,迎合了实现低碳生活的目标。燃烧汽油的汽车是城市中一个重要的污染源头,汽车排放的废气包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都会引致空气污染,影响我们的健康;现在开发生产的电动汽车,虽然污染小于热机汽车,但由于现在各大城市的主要电力都是来自燃烧化石燃料,使用电动汽车会增加用电的需求,即间接增加发电厂释放的污染物。而太阳能汽车使用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电能会在蓄电池中存起备用,用来推动汽车的电动机。但太阳能车由于受到太阳能电池功率的限制,使得太阳能车车身质量要求尽量轻,但较轻的车身在转弯时容易发生侧翻,舒适性也不好。所以,只要轻型太阳能车车身在转弯时可以自动侧倾,那样就可以调整太阳能车车身重心,从而也就增强了车身的稳定性,同时也提升了车辆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身紧凑、操作稳定的转弯可侧倾倒三轮太阳能车车架,它可以保证车身在较轻的情况下,三轮太阳能车在转弯时,车身可以随着离心力大小而自动侧倾,使得车体重心有一个向内倾斜的角度,增加了车体转弯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弯可侧倾倒三轮太阳能车车架,包括前轮1、上悬臂2和下悬臂3、前减震器4、方向机5、转向横拉杆6、立柱7、方向盘8、转向柱9、转向柱支座10、万向节11、伸缩拉杆12、侧倾摆动导杆Ⅰ13a和侧倾摆动导杆Ⅱ13b、滑动环14、车架15、驱动后轮16、后悬臂17、后U型减震器18、制动盘19、制动钳20、轮芯21、前轮支架22、引导杆26;前轮1通过轮芯21顺次与制动盘19、制动钳20、立柱7连接,立柱7连接上悬臂2和下悬臂3,上悬臂2、下悬臂3与前轮支架22连接,减震器4连接上悬臂2和前轮支架22;方向机5固定于前轮支架22上,方向盘8顺次通过转向柱9、万向节11、伸缩拉杆12与方向机5连接,转向横拉杆6固定于方向机5两端并与立柱7连接,转向柱支座10固定于前轮支架22上,转向柱9固定于转向柱支座10上,转向柱支座10通过引导杆26与车架15连接;车架15前端左右两侧的侧倾摆动导杆Ⅰ13a和侧倾摆动导杆Ⅱ13b上均装有滑动环14,同侧侧倾摆动导杆Ⅰ13a和侧倾摆动导杆Ⅱ13b上的滑动环14连接后组成滑动环连接体,滑动环连接体与车架15连接,侧倾摆动导杆Ⅰ13a和侧倾摆动导杆Ⅱ13b固定在前轮支架22上,驱动后轮16与车架15连接。
所述方向机5通过方向机座23固定在前轮支架22上。
所述转向柱9通过转向柱锁紧部件25来调整方向盘8的高度。
所述转向柱支座10和转向柱9的中心交点与侧倾摆动导杆Ⅰ13a、侧倾摆动导杆Ⅱ13b的圆心在同一水平线上,转向柱支座10通过两根引导杆26与车架15固定连接,使得方向盘8能够随着车架15同时同角度倾斜。
所述侧倾摆动导杆Ⅰ13a、侧倾摆动导杆Ⅱ13b通过侧倾摆动导杆座24固定于前轮支架22上,固定于车架15前端的两对滑动环14可以在侧倾摆动导杆Ⅰ13a和侧倾摆动导杆Ⅱ13b上沿导杆自由摆动。其中两根侧倾摆动导杆的安放位置如图7所示,侧倾摆动导杆Ⅰ13a和侧倾摆动导杆Ⅱ13b的正投影分别是以后轮接触点为圆心,以接触点到侧倾摆动导杆Ⅰ13a和侧倾摆动导杆Ⅱ13b的侧倾摆动导杆座距离为半径,所画出的两条弧线,由导杆的水平投影距离L和垂直投影高度H,得侧倾摆动导杆1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rctanH/L,这样就可以分别求出侧倾摆动导杆Ⅰ13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arctanH1/L1,侧倾摆动导杆Ⅱ13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γ= arctanH2/L2。
所述前轮上悬臂2与前轮支架22之间通过前减震器4连接,驱动后轮16与车架15之间通过后悬臂17和后U型减震器18连接。
所述车架15后端装有电池匣27、其内装有电池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3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