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0985.3 | 申请日: | 2013-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7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卫东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007 黑龙江省佳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分离 检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生物分离器分离的不彻底,达不到微生物分离的要求,满足不了实验的要求,更加满足不了科研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检验效果好、分离的级别高的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其组成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连接电机,所述的电机连接偏心轮, 所述的偏心轮连接微生物分离桶,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连接过滤膜。
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所述的电机具有输出轴,所述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偏心轮的右侧,所述的偏心轮的左侧连接转轴,所述的转轴连接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的底部。
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所述的底座连接外筒,所述的外筒与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同心安装,所述的外筒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的直径,所述的外筒与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之间的距离为10-20mm,所述的外筒与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连接桶盖。
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内连接三个托圈,所述的过滤膜包括上层过滤膜、中层过滤膜和下层过滤膜,所述的上层过滤膜、所述的中层过滤膜和所述的下层过滤膜均连接所述的托圈。
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所述的上层过滤膜的孔径为15-20微米,所述的中层过滤膜的孔径为5-15微米,所述的下层过滤膜的孔径为0.5-5微米。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三级过滤膜能够充分的分离不同直径的微生物,分离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偏心轮结构能够使微生物分离桶充分的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离心力,充分的分离微生物。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桶盖能够使微生物分离桶在旋转时不会有微生物甩出来,并且卫生条件好。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其组成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连接电机2,所述的电机连接偏心轮3, 所述的偏心轮连接微生物分离桶4,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连接过滤膜。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所述的电机具有输出轴5,所述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偏心轮的右侧,所述的偏心轮的左侧连接转轴6,所述的转轴连接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的底部。
实施例3:
实施例1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所述的底座连接外筒12,所述的外筒与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同心安装,所述的外筒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的直径,所述的外筒与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之间的距离为10-20mm,所述的外筒与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连接桶盖7。
实施例4:
实施例1或3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内连接三个托圈,所述的过滤膜包括上层过滤膜8、中层过滤膜9和下层过滤膜10,所述的上层过滤膜、所述的中层过滤膜和所述的下层过滤膜均连接所述的托圈11。
实施例5:
实施例4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所述的上层过滤膜的孔径为15-20微米,所述的中层过滤膜的孔径为5-15微米,所述的下层过滤膜的孔径为0.5-5微米。
实施例6:
实施例1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其组成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连接电机2,所述的电机连接偏心轮3, 所述的偏心轮连接微生物分离桶4,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连接上层过滤膜。
实施例7:
实施例1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检验装置,其组成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连接电机2,所述的电机连接偏心轮3, 所述的偏心轮连接微生物分离桶4,所述的微生物分离桶连接上层过滤膜和中层过滤膜。
实施例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卫东,未经张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0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融化清除冰雪的路
- 下一篇:一种多用铲雪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