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内孔结构的3.5mm同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8154.7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2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圆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H01R24/40;H01R2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构 3.5 mm 同轴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于3.5mm耳机接口的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3.5mm耳机接口是当前消费性电子设备所广泛采用的标准配置。无论是随身听、收音机、个人或笔记本电脑、乃至于PDA或手机,都是搭配3.5mm耳机接口,其特点是符合微小化的空间需求。适用于这种接口的3.5mm耳机接头,是一种同轴结构的电子连接器,无论是单声道或是立体(双)声道,都已经成为业界的标准规格。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标准的3.5mm同轴连接器的半剖面示意图。其中,同轴连接器10包含第一导电层11、第一绝缘层12、第二导电层13、第二绝缘层14、第三导电层15在完成组装后,上述的元件具有共同的轴线16。第一导电层11具有一第一外露部位111;第一绝缘层12包覆第一导电层11而露出第一外露部位111;第二导电层13包覆第一绝缘层12,并具有第二外露部位131;第二绝缘层14包覆第二导电层13而露出第二外露部位131;第三导电层15包覆该第二绝缘层14。依据3.5mm耳机接头的规格,第二外露部位131与第三导电层15的外径(直径)都接近3.5毫米,用以搭配3.5mm耳机插口的内径尺寸。在用途方面,第一导电层11用于传递左声道信号,第二导电层13用于传递右声道信号,而第三导电层15用于接地。
多功能与微小化同样是消费性电子设备发展的主要趋势,特别是因应无线通讯的广为流行,许多随身型的电子设备纷纷出现无线网络连结、收音机、手机、或卫星通讯等功能。为了满足这些功能需求,原先电子设备所配置的内建天线已经不敷使用,通常需要用外接天线来接收这些高频信号。然而,现有的随身型电子设备并没有预设适当的路径用以接收属于高频的无线通讯信号。要是来自于外接天线的高频信号,或是来自光纤的网络信号,不能够经由方便的路径以进入所使用的随身型电子设备,则其设计者所精心配置的网络连结、收音机、手机、或卫星通讯等功能将付诸厥如。
职是之故,发明人鉴于现有技术的设计缺失,于是经悉心试验与研究,并一本锲而不舍的精神,发明出本案「具有内孔结构的3.5mm同轴连接器」,通过同轴结构的内孔设计与导电层的配置,使原先符合业界规格的3.5mm耳机接头,得以同时传输来自天线的高频信号。如此一来,设计者完全不需要改变随身型电子设备的外型,就可以让高频信号或其他的信号经由这个额外的管道进出该电子设备。以下为本案的简要说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3.5mm耳机接口的同轴连接器,除了保留3.5mm耳机接口的用途,更能够提供额外的空间以容纳高频信号线路或其他线路,如光纤线路。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内孔结构的3.5mm同轴连接器,其包含:
一第一导电层,其具有一第一外露部位,且该第一导电层内具有内孔;
一第一绝缘层,其包覆该第一导电层而露出该第一外露部位;
一第二导电层,其包覆该第一绝缘层;
一第二绝缘层,其贴近该第一导电层的内侧;
一第三导电层,其贴近于该第二绝缘层,并具有一第二外露部位;
一第三绝缘层,其贴近于该第三导电层;
一信号线,被包覆于该第三绝缘层内。
所述的具有内孔结构的3.5mm同轴连接器,其中,该第二绝缘层、该第三导电层、该第三绝缘层与该信号线容纳于该内孔内。
所述的具有内孔结构的3.5mm同轴连接器,其中,该信号线用于传递高频信号。
所述的具有内孔结构的3.5mm同轴连接器,其中,该第二导电层接地。
所述的具有内孔结构的3.5mm同轴连接器,其中,该第一外露部位的外型符合3.5mm耳机接头的单声道接口规格。
所述的具有内孔结构的3.5mm同轴连接器,其中,该第三导电层接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内孔结构的3.5mm同轴连接器,其包含:
一第一导电层,其具有一第一外露部位;
一第一绝缘层,其包覆该第一导电层而露出该第一外露部位;
一第二导电层,其包覆该第一绝缘层,并具有一第二外露部位;
一第二绝缘层,其包覆该第二导电层而露出该第二外露部位;
一第三导电层,其包覆该第二绝缘层;
一第四导电层,其贴近于该第三导电层的一内侧,并具有一第三外露部位;
一第三绝缘层,其贴近于该第四导电层;
一信号线,其贴近于该第三绝缘层,其中,该第二外露部位与该第三导电层分别具有一第一直径与一第二直径,该第一直径与第二直径分别为3.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圆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圆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8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