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4724.5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金伟;曹名洲;金永柏;王健;张慧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B21/16 | 分类号: | F16B2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火工型 弹射 解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解锁技术,特别提供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机械结构中需按要求实现载荷、部件与主体之间的分离,或主体中部件的展开,这需要对原先锁定在主体上的载荷、部件解锁释放。现有的解锁装置中,大都采用火工品作为驱动器,但火工品存在工作时冲击载荷较大、可靠性较低、一次性使用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火工型解锁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具有可靠性高,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筒体,筒体盖,驱动器,一级驱动系统,二级驱动系统,分离体,其中,筒体盖与筒体底部连接,驱动器后端与筒体盖内侧相接触,前端与一级驱动系统相接触,一级驱动系统与二级驱动系统相接触,二级驱动系统与分离体相接触。驱动器通电驱动一级驱动系统运动,一级驱动系统驱动二级驱动系统运动,从而驱动分离体分离。
所述的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驱动器内置记忆合金元件和电源开关,记忆合金元件为钛镍基记忆合金元件。驱动器驱动方式为轴向驱动,加工制造简单、方便、可重复使用,驱动速度快,在百毫秒至十秒范围内选择,可靠性强。
所述的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一级驱动系统包括钥匙、滚珠一、偏置弹簧一和锁眼,钥匙后端与驱动器前端相接触,钥匙前端与锁眼内孔底端之间套装偏置弹簧一,并可沿锁眼内壁滑动,钥匙的侧面中部开有凹槽,锁眼侧面对应位置的开孔中装有滚珠一,滚珠一的内侧与钥匙接触,外侧用于卡接二级驱动系统。
所述的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二级驱动系统包括锁舌、滚珠二、偏置弹簧二、锁芯和锁芯架,锁芯后端与筒体前端内侧接触,锁芯架连接于锁芯后端和筒体盖内侧,锁舌在锁芯和锁芯架内部并可沿锁芯内壁轴向滑动,锁芯与锁舌之间套装偏置弹簧二,锁舌前端直径减小,锁芯和分离体侧面对应的通孔中装有滚珠二,滚珠二的内侧与锁舌外侧接触,外侧用于卡接分离体。
所述的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锁眼在锁舌内部并可沿锁舌内孔壁轴向滑动,滚珠一外部卡接锁舌。
所述的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在分离体与锁芯间套装有偏置弹簧三和弹簧托,弹簧托位于弹簧三前端并与锁芯间隙配合,可沿锁芯外侧滑动。
所述的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分离体为锁帽,锁帽前端开有细孔,可通过细杆与外挂载荷连接。
所述的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筒体与锁芯接触面为弧面,锁芯架与筒体盖接触面为弧面,允许锁芯和锁芯架轴线相对于筒体轴线偏转,在筒体被安装固定后,可适当偏转锁芯和锁芯架轴线,便于实现锁帽和外载荷之间的连接。
所述的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筒体上凸缘经螺栓与机械结构主体连接。
所述的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在锁定状态,由偏置弹簧一力推钥匙卡住滚珠一,滚珠部分凸出锁眼外侧,并卡住锁舌,使锁舌处于高位,此时偏置弹簧二受压缩。
所述的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在锁定状态,锁舌的粗端使滚珠二部分凸出于锁芯外侧,并在偏置弹簧三和弹簧托作用下卡住锁帽,锁帽与外挂载荷连接。
所述的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当驱动器通电开动时,驱动器内置记忆合金受热变形,反推钥匙,使滚珠一落入钥匙凹槽内,锁舌在偏置弹簧二的作用下移动,滚珠二落入锁芯内,使锁帽连同载荷与锁芯之间分离,完成解锁,同时驱动器内置的电源开关自动切断电源。
所述的一种非火工型弹射式解锁装置,解锁后的本装置在无载荷情况下,套上锁帽,采用专用工具提升锁舌,使整个装置恢复到锁定状态,便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偏置弹簧一、二和三提供的推力,在锁定状态实现钥匙、锁眼和锁舌之间的滚珠卡接;锁舌、锁芯和锁帽之间的滚珠卡接,再由锁帽与载荷连接。偏置弹簧一的力较小,偏置弹簧二的力较大,因此只需要较小的驱动力便能使承受较大载荷的锁帽与主体解锁分离,即释放大载荷。
2、本实用新型采用记忆合金元件作为驱动器,可提供一种非火工型、解锁时间可在百毫秒至十秒范围内选择的快速解锁装置。
3、本实用新型采用记忆合金元件驱动原理是利用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记忆合金元件在低温态(马氏体状态)经受适当预变形,通电加热使记忆合金元件升温到高温态(母相状态),其原先的形状得以恢复,并产生恢复力对外做功,实现驱动。记忆合金从马氏体状态到母相状态的过程非常快,形状恢复也非常快,所以反应速度,即驱动速度非常快,实现了快速反应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47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薄壁不锈钢管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