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商用汽车自动踏步总成的承压测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4509.5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1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丁光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汽车 自动 踏步 总成 测试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辅助设备的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商用汽车自动踏步总成的承压测试机构
背景技术
商用车的地板一般离地面高度超过350mm,为了便于乘客上下车方便的需要,一般都在滑移门上增加自动踏步(伸缩式踏步板),当滑移车门打开过程中,借助自动踏步总成机构推动自动踏步伸出,当门完全开启时,自动踏步完全伸出,成员可以通过自动踏步便利的上下车;当滑移车门关闭过程中,借助该自动踏步总成机构拉动自动踏步收回,当门完全关闭时,自动踏步完全收回至车身下方,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由于自动踏步总成的踏步板的承压能力与乘客的安全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用于测试该自动踏步总成的踏步板的承压测试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商用汽车自动踏步总成的承压测试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商用汽车自动踏步总成的承压测试机构,包括机架,所述自动踏步总成安装在机架上,其特点是,所述承压测试机构还包括,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固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该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带动第二压力传感器向下移动,向所述自动踏步总成的踏步板施压;以及,
用于测量所述踏步板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发生的形变的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邻近所述踏步板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固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该第二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带动第二压力传感器向下移动,向所述自动踏步总成的踏步板施压。
优选的是,所述位移传感器通过电磁吸盘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优选的是,所述承压测试机构还包括用于使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沿直线运动的导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商用汽车自动踏步总成的承压测试机构,结构简单;能够对自动踏步总成的踏步板承受荷载的能力进行测试,保证了其承压性能,进而保证了乘客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作为测试对象的自动踏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商用汽车自动踏步总成的承压测试机构(附加有寿命测试机构和图1所示的自动踏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承压测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寿命测试机构的车门滑动轨道和驱动动作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与图2中所示的车门滑动轨道、以及驱动动作导轨滑动配合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承压测试机构以及寿命测试机构的气动装置和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际应用中,自动踏步总成依靠车门的滑动驱动,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首端与车门固连的连接支架(图1中未示出),以及末端与踏步板206固连且用于将车门沿第一方向(X轴方向)的运动转化为踏步板206沿第二方向(Y轴方向)的运动的连杆机构,连接支架的末端与连杆机构的首端通过锁紧机构209可转动地连接,连杆机构为包括第一连杆208、第二连杆203、第三连杆202和第四连杆(未示出)的四连杆机构;自动踏步总成还包括使第四连杆沿直线运动的导向机构204。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商用汽车自动踏步总成的承压测试机构(附加有寿命测试机构和图1所示的自动踏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商用汽车自动踏步总成的寿命测试机构,安装在机架1上,机架1底部设置有可调式地脚102;所述自动踏步总成安装在机架1的自动踏步总成安装支架107上,所述寿命测试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用于模拟车门开合动作的车门机构3,所述车门机构3的输出端与自动踏步总成的连接支架固连。所述自动踏步总成通过其上设置的前安装支架207、后安装支架201和侧安装支架205固装在机架1上。
如图2、图4、5和6所示,所述车门机构3包括车门滑动轨道105、驱动动作导轨104、第一滑块322、第二滑块321和第一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4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