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鼠标的导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7316.7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9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学江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鼠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鼠标配件领域,特别涉及鼠标的导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光学鼠标技术领域中,其原理是由导光源导反射到导光装置中,在返射到导光装置的底部然后再返射到聚光点上,由此可见,顶部传入底部再由底部传入顶部,经过二次返射造成光漏失,使鼠标在操作过程中稳定性差,控制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过界面好、控制性好,使用更稳定的鼠标的导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鼠标的导光装置,包括底层,所述的底层上设有第一导光层和第二导光层,第二导光层内设有一凹槽,在所述的凹槽内聚光球面。
所述的第一导光层顶部设有第一斜面。
在所述的第一导光层内设有一圆形凹槽,在圆形凹槽内设有第三斜面,在第三斜面内设有聚光球面。
在所述第二导光层的凹槽内设有第二斜面。
在所述的第二导光层与底层相连接处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的凸起由向上倾斜面和向下倾斜面在其顶部形成一平行面。
在所述第二导光层与底层相连接处的的底部设有第二凹形槽,在第二凹形槽内设有聚光球面。
在所述的第一导光层与底层相连接处的底部设有第一凹形槽。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鼠标的导光装置,包括底层,所述的底层上设有第一导光层和第二导光层,所述的第一导光层顶部设有第一斜面,第二导光层内设有一凹槽,在所述的凹槽内聚光球面,采用该结构,入射光走向可以使鼠标在界面操作稳定性更好,控制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鼠标的导光装置第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鼠标的导光装置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鼠标的导光装置第一实施例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鼠标的导光装置第二实施例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鼠标的导光装置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鼠标的导光装置第二实施例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鼠标的导光装置,包括底层3,所述的底层3上设有第一导光层1和第二导光层2,所述的第一导光层1顶部设有第一斜面11,第二导光层2内设有一凹槽21,在所述的凹槽21内设有聚光球面22,在所述第二导光层2的凹槽21内设有第二斜面25,在所述第二导光层2与底层3相连接处的的底部设有第二凹形槽23,在第二凹形槽23内设有聚光球面22,在所述的第一导光层1与底层3相连接处的底部设有第一凹形槽12,采用该结构,入射光走向可以使鼠标在界面操作稳定性更好,控制性更好。
本实施例的光走向是从第一导光层1进光,然后反射到第一导光层1的第一斜面11上,然后由第一斜面11反射到底部的斜面上,再由底部的斜面反射到桌面,再由桌面反射到第二导光层2底部聚光球面22上,再反射到第二导光层2的聚光球平面上,最后由第二导光层2的斜面上的凹槽21内的聚光球面22进入鼠标中。
由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鼠标的导光装置,鼠标的导光装置,包括底层3,所述的底层3上设有第一导光层1和第二导光层2,第二导光层2内设有一凹槽21,在所述的凹槽21内聚光球面22,在所述的第一导光层1内设有一圆形凹槽13,在圆形凹槽13内设有第三斜面24,在第三斜面24内设有聚光球面22,在所述的第二导光层2与底层3相连接处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的凸起由向上倾斜面27和向下倾斜面28在其顶部形成一平行面26。
本实施例的光走向是垂直进入第二导光层2凹槽21内的聚光球面22射入到第二导光层2底部的聚光球面22,再射入到桌面,由桌面反射到第一导光层1底部的聚光球面22上,最后再反射到第一导光层1顶面的聚光球面22再进入鼠标中。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学江,未经周学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73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阻尼防碰撞防落梁装置
- 下一篇:级联式移动电源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