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结矿冷却炉旋转给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5240.4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9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乔文存;程波;张晔;彭岩;李建强;张明灿;郭存红;袁广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8 | 分类号: | F27D3/08;F27D15/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彬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冷却 旋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矿冷却及余热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结矿冷却炉旋转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烧结工序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9-12%,仅次于炼铁工序,烧结节能在钢铁企业节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热烧结矿显热和烧结烟气显热占烧结过程热耗的40%以上,充分利用此部分余热是烧结节能的重要方面,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也符合钢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我国烧结矿冷却及余热回收利用主要采用环冷或带冷技术,其余热利用具有以下缺点:①余热参数波动大,危及余热利用系统安全;②系统漏风问题难以解决,余热利用效率衰减快,烟尘外泄对操作环境污染较大;③烟气温度较低(一般300℃-400℃),余热利用效率低。
采用烧结矿炉式冷却能解决上述问题,该系统的核心装备是冷却炉换热装置,由于烧结矿为连续供料形式,保证入料流畅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炉口密封,防止炉内热量大量外泄,关系到余热利用的效率,另外为提高冷却炉有效容积,降低炉体高度,减少积边效应,必须尽可能保证烧结矿入炉布料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烧结矿冷却炉旋转给料装置,能够解决高温烧结矿入炉布料难均匀、难密封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烧结矿冷却炉旋转给料装置,包括传动装置、给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位于冷却炉的炉口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转轴、主动齿轮、被动齿轮、传动轴、保护罩和支撑架,所述给料装置包括进料罩、进料口、螺旋给料器、出料口和锥形料钟;所述电机与转轴的一端连接,转轴的另一端连接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位于传动轴周围的被动齿轮互相啮合,主动齿轮、传动轴和被动齿轮的外部设有保护罩,保护罩的下方有支撑架,支撑架固定于进料罩上;所述进料罩覆盖在冷却炉的炉口上,传动轴穿过进料罩与螺旋给料器相连,进料口位于进料罩的侧部,出料口位于进料罩的底部,锥形料钟位于进料罩的下方。
所述支撑架和进料罩之间,进料罩和冷却炉之间,均由螺栓连接。
所述传动轴的下半部分外表面,焊接有由耐磨材料组成的螺旋状凸起,该螺旋状凸起使传动轴下半部分外表面形成螺旋形沟槽。
所述螺旋给料器的外表面,焊接有由耐磨材料组成的螺旋状凸起,该螺旋状凸起使螺旋给料器外表面形成螺旋形沟槽。
所述进料罩和螺旋给料器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电机为变频电机。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可以连续为烧结矿冷却炉供料,供料效率高;
2、螺旋给料器由传动装置的电机带动,转速可控,可控制给料速度,使烧结矿布料均匀;
3、螺旋给料器将烧结矿输送到锥形料钟的顶部,烧结矿从锥形料钟的顶部圆周沿锥形料钟的斜面均匀滑落,使得烧结矿可以在炉内较均匀地分布,提高炉腔的有效容积;
4、传动轴下半部分外表面的螺旋形沟槽,和螺旋给料器外表面的螺旋形沟槽内会填满细小的烧结矿,使得烧结矿在下落的过程中主要与沟槽内的烧结矿颗粒磨擦,减少设备本体的磨损,当沟槽板被严重磨损后只需重新焊接耐磨沟槽板即可,极大地提高了设备寿命;
5、给料装置的进料罩和螺旋给料器之间只存在较小的间隙,当烧结矿下落时,在进料罩内腔形成多层螺旋形密封,可以有效防止炉内气体和粉尘大量外泄;
6、传动装置和进料罩之间,进料罩和冷却炉之间,均由螺栓连接,可以很方便的更换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机,2、转轴,3、主动齿轮,4、被动齿轮,5、保护罩,6、传动轴,7、支撑架,8、进料罩,9、进料口,10、螺旋给料器,11、出料口,12、锥形料钟,13、冷却炉,1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52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斜入射电磁波的过滤方法
- 下一篇:新型万能轧机辊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