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组装的锌空气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3049.6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2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徐献芝;崔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擎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2/06 | 分类号: | H01M12/06;H01M2/2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组装 空气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便于组装的锌空气电池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电动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池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方向,现有技术中大多利用锌空气电池组来解决大功率电机的动力问题。例如专利号为ZL200610039690.7 的《一种便于更换锌电极的锌空气电池装置》提出了一种水平放置的锌空电池,它提供了在大电流下放电的电池组装技术,但是两个电池间正负极用焊接方法串联的组装方式需要大量的焊接工作量耗费工时。一般电池组在工作时如有一个电池出现漏电将导致整个电池组的工作性能下降,此时应该迅速更换有问题的单电池。现有技术采用将焊接点剪断,更换新的电池后重新焊接的方法,此方法不利于提高机械更换速度,特别是用于对于电池具有大容量要求的电动汽车更是如此。如何开发出一种便于更换的电池以提高机械更换速度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更换速度慢、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锌空气电池组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组装的锌空气电池组,包括A型电池、B型电池和集流体,所述的A型电池由电池槽上部平放空气极,其上通过隔膜平铺锌膏组成,所述集流体下部装有铜爪,所述的B型电池为A型电池下部用双极连接件连接集流体组成,所述的B型电池通过铜爪安装于A型电池的锌膏上,所述的集流体通过铜爪安装于B型电池的锌膏上。
所述的集流体和电池槽分别通过导线引出作为电池的负极和正极。
所述的B型电池数量为2个。
所述的集流体上部固定安装有水槽。
所述的电池槽的侧面焊有绝缘条。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锌空气电池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锌空气电池的更换速度,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正负极焊接在一块电池上,电池间的串联只需要扣压即可达到串联并保证大电流,不仅极大节省焊接工时,还避免了焊接不良时引起的电池效率下降的问题,还能在不破坏串联结构的基础上随时更换电池组中放电性能差的单电池,既便捷又环保。锌电极集流体上的水槽对降低电池工作温度起到很好的效果,减少了高温对电池放电性能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型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型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型电池单独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流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使用效果对比图。
其中,1-锌膏、2-电池槽、3-集流体、4-隔膜、5-空气极、6-绝缘条、7-水槽、8-铜爪、9-双极连接件、10-A型电池、11-B型电池、12-正极引线、13-负极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锌空气电池组,包括A型电池10、B型电池11和集流体3,所述的A型电池10由电池槽2上部平放空气极5,其上通过隔膜4平铺锌膏1组成,空气极5焊在电池槽2里组成电池正极12。所述集流体3下部采用焊接的方式装有铜爪8,所述的B型电池11为A型电池10和集流体3组成,中间通过双极连接件9连接。在整体安装时,所述的B型电池11通过下部集流体上的铜爪8安装于A型电池14的锌饼1上,所述的集流体3通过铜爪8安装于B型电池的锌饼1上。锌电极集流体3下面焊接铜爪8,成为电池负极13。
安装在B型电池11上部的集流体3和A型电池10的电池槽2分别通过导线引出作为电池的正负极。B型电池11数量为2个,也可以为多个,对于不同需求进行组装串接在一起。所述的集流体3上部固定安装有水槽7,集流体3上的水槽7对降低电池工作温度起到很好的效果,减少了高温对电池放电性能的不良影响。所述的电池槽2的侧面焊有绝缘条6,以避免锌膏1接触侧壁的金属而产生的电池短接现象。
以上所述的各部件的制作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擎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擎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30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组合连接的电子线束
- 下一篇:渐变型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