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感应笔型输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9702.1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4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输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感应笔型输入装置,尤指一种整合电磁感应与压力感应技术以控制笔触粗细的笔型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手写数位板和具有手写笔功能的平板电脑的兴趣,使得俗称数位笔的笔型输入装置在运用上愈来愈广泛。
已知的一种电磁感应式笔型输入装置如图9所示,主要是在一笔型外壳70内设有一管件701,该管件701内由下而上依序设有一第一供电线圈71、一第二供电线圈72、一感应线圈73及一弹性元件75;所述第一供电线圈71、第二供电线圈72及感应线圈73分别形成有轴向贯通的通孔,其间共同穿设有一笔芯轴棒74,该笔芯轴棒74的一端部形成有一笔芯741,且穿出外壳70的一端;该笔芯轴棒74的另一端设有一铁芯部742,该铁芯部742对应于感应线圈73。再者,所述弹性元件75设于管件701的底部,并为笔芯轴棒74的另一端部所抵止。
当数位笔接近数位板时,其第一、第二供电线圈71、72将分别感应该电磁信号,经转换为直流电源供应给感应线圈72;而当数位笔以笔芯轴棒74一端的笔芯741接触数位板表面时,笔芯轴棒74因反作用力而内缩,因而改变笔芯轴棒74另一端所设铁芯部742与感应线圈73的相对位置,而使感应线圈73产生并发射感应信号,数位板将接收该感应信号,以计算出数位笔点触数位板的座标,并执行对应的动作指令,当所述动作连续时,则产生连续的笔触。如上所述,当笔芯741在数位板表面施压而使笔芯轴棒74内缩时,该笔芯轴棒74将同时压缩弹性元件75,当笔芯741离开数位板,笔芯轴棒74压力解除,遂利用弹性元件75的回复弹性将笔芯轴棒74推回至原位。
由上述可知,已知的数位笔是利用笔芯轴棒74受压时产生位移,使其一端所设的铁芯部742与感应线圈73的相对位置产生变化,因而产生感应信号(也称为出水)并产生笔触;然而在许多使用场合,数位笔的笔触粗细必须被控制,如图10即揭示各种不同粗细的笔触。由于所述电磁感应式数位笔是利用铁芯部742与感应线圈73的相对移动来产生笔触并控制其粗细,因此使用者必须书写一段较长的行程才能全阶地控制笔触粗细的变化量(目前可达2048阶),使用上确有不便之处。
除上述以电磁感应方式产生笔触及控制其粗细变化量外,另一种方式检测导电橡胶与电路板的接触面积大小来控制笔触的粗细。然而与电磁感应方式相同,若通过检测接触面积大小来控制笔触粗细,仍然需要书写较长的行程,才能达到2048阶的变化量,在操作方便性确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由上述可知,现有笔型输入装置要全程控制笔触粗细的变化量,需要经过较长的行程,在使用上较不便,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感应笔型输入装置,其可以较短行程完全控制其笔触粗细,以解决传统笔型输入装置需要较长行程才能完全控制笔触粗细变化量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双感应笔型输入装置包括有:
一外壳,其呈中空管状,该外壳一端形成有一笔芯孔;
一电磁感应模组,其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位于所述笔芯孔内侧,该电磁感应模组包括一铁芯和一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上形成有一轴向贯通的通孔;
一个以上的供电线圈,其设于外壳内且位于电磁感应模组内侧,所述供电线圈上形成一轴向贯通的通孔;
一压力感应模组,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供电线圈内侧;该压力感应模组具有一压力感应片;
一金属轴棒,其设于外壳内,且依序穿过所述感应线圈和所述供电线圈上的通孔;该金属轴棒一端供电磁感应模组的铁芯设置其上且连接有一笔芯,该笔芯并从外壳一端的笔芯孔穿出,金属轴棒另一端端部相对于压力感应模组上的压力感应片;
优选地,该金属轴棒一端与一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套接,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形成有套孔,所述套孔供套接笔芯;该电磁感应模组的铁芯呈环状,并套设在第一连接件上。
优选地,该外壳具有一笔尖杆、一前笔杆、一中笔杆和一后笔杆,所述笔尖杆上形成有该笔芯孔,其内部分别形成有一第一槽室与一第二槽室,所述第一槽室和所述笔芯孔连通,所述第二槽室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槽室;该电磁感应模组设于所述外壳的笔尖杆内,该第一连接件与其上的铁芯位于所述笔尖杆的第一槽室内。
优选地,该电磁感应模组的感应线圈设置在一套管的一端,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套管上分别形成有一轴向贯通的通孔,该套管内设置所述供电线圈;该套管是容置固定于一管状的第一固定座内,该第一固定座位于前笔杆内,该第一固定座一端伸入笔尖杆内,使所述套管上的感应线圈位于所述笔尖杆内的第二槽室内,而与所述第一槽室内的铁芯存在一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9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图形处理单元的布线系统
- 下一篇:具有控制显示器画面多方向卷动功能的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