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田搅浆平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6549.7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5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解振羽;王盛春;李秋红;张佰阳;郑耘杰;郑德超;王丹;王广成;王密盛;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701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田 平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水田搅浆平地机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田搅浆机均采用单一搅浆刀轴总成结构配置,其作业后平地效果差,其后还必须采用专用水田平地机具再反复进行平地耕作,存在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诸多技术问题。近年来,在单一搅浆作业机具上配装浮动式平地总成的水田搅浆平地机已开始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与传统机具相比,其平地作业质量有较大提高,但是,在生产实践中,由牵引水田搅浆平地机作业的动力机械驱动轮在水田地表面上压出的深槽形车辙沟仍无法平整消除。另外,当水田地块表面出现较大凸台状地面时,该机也无法完成平整作业,易发生插秧后的漂秧现象,造成插秧作业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水田搅浆平地机,达到大幅度提高水田搅浆平地作业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水田搅浆平地机包括机架总成及配装在机架总成上的悬挂架总成、动力传动变速箱、搅浆刀轴总成和浮动式平地总成,所述的动力传动变速箱与搅浆刀轴总成连接,浮动式平地总成位于搅浆刀轴总成后部,在机架总成的下侧后部上铰连安装支撑式平地铲板,所述的支撑式平地铲板位于浮动式平地总成后方,液压油缸的上端铰接在机架总成的上侧后部上,液压油缸的下端与支撑式平地铲板铰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易方便,作业故障少,作业质量好,适应能力强,可为后续机械化水稻插秧作业提供符合要求且高质量的水田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水田搅浆平地机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向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机架总成、2、液压油缸、3、支撑式平地铲板、4、浮动式平地总成、5、搅浆刀轴总成、6、悬挂架总成、7、动力传动变速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水田搅浆平地机包括机架总成1及配装在机架总成1上的悬挂架总成6、动力传动变速箱7、搅浆刀轴总成5和浮动式平地总成4,所述的动力传动变速箱7与搅浆刀轴总成5连接,浮动式平地总成4位于搅浆刀轴总成5后部,在机架总成1的下侧后部上铰连安装支撑式平地铲板3,所述的支撑式平地铲板3位于浮动式平地总成4后方,液压油缸2的上端铰接在机架总成1的上侧后部上,液压油缸2的下端与支撑式平地铲板3铰接。支撑式平地铲板3的下侧底部整体呈锯齿状。
作业时,通过悬挂架总成6将本机与牵引拖拉机连接成一体并向前运动,其拖拉机输出动力传递给动力传动变速箱7驱动搅浆刀轴总成5旋转完成搅浆作业,浮动式平地总成4和支撑式平地铲板3先后进行平地作业。当水田土壤表面高低差较大或轮辙沟槽过深时,利用液压油缸2伸长使支撑式平地铲板3后侧向下方摆动,降低高度位置,加大了对水田土壤表面的铲推深度;直至在支撑式平地铲板3支撑作用下,搅浆刀轴总成5脱离水田土壤表面,后侧部的整机重量全部由支撑式平地铲板3支撑,提高了平整地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65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三维空间分布喷嘴群的气流磨
- 下一篇:带锯齿的粉碎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