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滑槽及其实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8793.9 | 申请日: | 2013-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2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家文;郝明辉;杨兴国;徐富刚;周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6 | 分类号: | G09B2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宋树铭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滑槽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实验用滑槽,是两端开口的长槽型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陡坡槽段(1)、缓坡槽段(2)、平坡槽段(3)依次连接构成;所述陡坡槽段(1)与缓坡槽段(2)间、缓坡槽段(2)与平坡槽段(3)间是活动铰接和/或有夹角的固定联接;当为有夹角的固定联接时,滑槽各段与水平面有夹角α,α<90°,且陡坡槽段(1)与水平面夹角α1>缓坡槽段(2)与水平面夹角α2>平坡槽段(3)与水平面夹角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陡坡槽段(1)与缓坡槽段(2)间是活动铰接,所述缓坡槽段(2)与平坡槽段(3)间是有夹角的固定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挑坎件(4)和/或减速坡件(5);所述挑坎件(4)可拆卸地固定在陡坡槽段(1)与缓坡槽段(2)连接处;所述减速坡件(5)可拆卸地固定在缓坡槽段(2)和/或平坡槽段(3)内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挑坎件(4)是实心或空心直三棱柱(41),棱柱轴向平行于滑槽径向,棱角β向上,棱角β的二连接面分别连接陡坡槽段(1)底面与缓坡槽段(2)底面;或者,所述挑坎件(4)是V型折板A(42),棱角β平行于滑槽径向,棱角β向上,棱角β的二连接面分别连接陡坡槽段(1)底面与缓坡槽段(2)底面;
所述减速坡件(5)是实心或空心直角三棱柱(51),棱柱轴向平行于滑槽径向,直角三棱柱(51)的斜面连接滑槽上段底面;或者,所述减速坡件(5)是V型折板B(52),折板轴向平行于滑槽径向,V型折板B(52)一面垂直于滑槽底面,另一面连接滑槽上段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挑坎件(4)的棱角β>90°,所述V型折板B(52)的夹角<90°;所述挑坎件(4)或减速坡件(5)轴向长度略小于滑槽内部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底面铺设摩擦垫层(6),摩擦垫层(6)铺设在挑坎件(4)和/或减速坡件(5)之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槽,其特征在于:α1=30°~60°、α2=15°~20°、α3=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宽40cm,深50cm,陡坡槽段(1)长4.10m、缓坡槽段(2)长3.10m、α2=15°、平坡槽段(3)长2.0m、α3=0°;所述挑坎件(4)的棱角β=120°,减速坡件(5)与滑槽底面连接的坡角γ为15°或3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7或8所述的滑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料装置(7),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加料斗(71)与加料斗(71)下方的支架(72);所述滑槽与加料装置(7)是可拆卸的静联接,所述加料斗(71)底面呈24°斜面并与陡坡槽段(1)端头连接;所述滑槽至少一侧侧壁采用透明材料,至少一侧侧壁上有刻度线。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验用滑槽实现的滑槽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用滑槽、摄像装置(8)、数据中心(9);所述摄像装置(8)布置在实验用滑槽周围空间,且至少一个摄像装置(8)布置在滑槽透明侧壁的侧面,至少一个摄像装置(8)布置在平坡槽段(3)出口端;所述摄像装置(8)与数据中心(9)通过信号通路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87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