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无电解电容恒流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6874.5 | 申请日: | 201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3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余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湛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155 | 分类号: | H02M7/155;H02M3/07;H02M1/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剑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电解电容 流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路领域,龙其涉及LED无电解电容恒流电源。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小型和集成化、无电解电容、耐一定的高温、使用寿命长、节约能源的优点。
背景技术
LED照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LED供电电流恒定能有效提高发光光源即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理论上LED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5万小时,但是与其匹配的电源寿命却难以达到该寿命,影响了整个LED的使用时间,其中制约电源使用寿命的主要部件就是电解电容,而且温度对电解电容的影响明显,电解电容相对其它部件来说体积比较大,不便于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无电解电容恒流电源。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小型和集成化、无电解电容、耐一定的高温、使用寿命长、节约能源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无电解电容恒流电源,包括整流电路1、变频电路2、推动输出电路3、反馈控制电路4、反馈保护电路5,其特征在于:
整流电路1包括一个全桥块VC和一个电容C1,电容C1的两端直接和全桥块VC的输出正负端相连,此正负端作为整个电路的正端和负端;
变频电路2由电阻R1的两端和三极管VT1的射极和集电极相连,VT1射极和正端相连、集电极和电阻R2、电容C2串联接到负端,电阻R2、电容C2串连接点又和三极管VT2及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电阻R2、电容C2串连接点又和反馈控制管VT9的集电极相连,分压电阻R7、分压电阻R9的一端连接负端,另一端分别和电阻R6、电阻R8串联,串联点分别和三极管VT2、三极管VT4射极相连,电阻R6、电阻R8的另一端一起和电阻R5再串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正端,电阻R5、电阻R6、电阻R8的连接点对负端之间接入一只稳压二极管VD1,用以保持三极管VT2、三极管VT4射极分压电压的稳定,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经电阻R10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给三极管VT3提供正向导通的正向偏压,三极管VT3的射极连接正端,三极管VT3集电极连接触发作用的三极管VT5射极、可控硅V1的阳极、正向偏置电阻R11,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经电阻R12连接三极管VT5的基极,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经电阻R13和可控硅V1、可控硅V2的控制极相连,放电控制可控硅V1的阴极经电阻R14连接反馈控制管VT9的基极,反馈控制管VT9的射极连接负端,其中三极管VT4的射极点分压电压高于三极管VT2的射极点分压电压;
经上述电连接后,形成如下功能,正负两端电压快速上升,C2两端电压随之快速上升,VT2、VT4分别先后导通, VT4导通后,V1导通使VT9对C2放电,直至VT4 、VT2 、V1先后截止,再重新回到对C2充电过程,正负两端电压越高,上述过程重复的频率越高;
推动输出电路3由变频电路2输出部分经正向偏置电阻R11连接驱动三极管VT6的基极、连接停止控制可控硅V2的阳极,可控硅V2的阴极接负端,三极管VT6的集电极连接正端、射极连接开关三极管VT7的基极,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经取样电阻R3连接到正端、三极管VT7的射极连接到自耦变压器T的一端、自耦变压器T的另一端和负载LED相连、中心抽头连接二极管D的负极端、二极管D的正极端经取样电阻R15接负端;
经上所述电连接可知,变频部分VT2导通后,VT6、VT7随之导通,变频部分VT4导通后,V2导通,关断VT6、使VT7载止,直至VT2、VT4都载止,才能再重复下一周期的过程,别外,VT7导通,电流流过负载LED、自耦变压器T,同时自耦变压器T储存磁能,当VT7载止,自耦变压器T磁能转变成电能经负载LED、R15、D释放;
反馈控制电路4由三路组成,第一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容C2,外界电压的变动直接会使正负两端也变化,经电阻R1、电阻R2可以改变对电容C2充电的快慢使变频频率发生变化,第二路是取样电阻R3两端的电压经电阻R4连接到三极管VT1的基极,起到调节三极管VT1饱和度来控制对电容C2的充电快慢,从而改变变频部分的频率,第三路是取样电阻R15两端的电压经电阻R16连接到三极管VT8的基极,电容C3的两端连接到取样电阻R15的两端,反向偏置电阻R17连接到三极管VT8的基极和射极、三极管VT8的射极和集电极分别连接反馈控制管VT9的基极和负端,取样电阻R15两端的电压可以改变反馈控制管VT9对电容C2放电的快慢,从而改变变频部分控制推动部分失电时间的长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湛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湛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68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招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偏心惯性轮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