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体能训测信息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4963.6 | 申请日: | 2013-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6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威;李青;杜雨;董磊;王建军;夏庆宾;赵亚洪;孙培全;王韬;严继池;于雁南;郭金;魏伟;曲畅;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威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超高频 rfid 技术 体能 信息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体能训测信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军校、部队进行体能测训时,绝大部分采用人工记录成绩并手动进行数据分析,这对于人数较少的小分队实施起来尚可接受,可是当一个班、一个连甚至一个加强连同时进行此类测试,这一人工记录测训成绩的方式就凸现其不足了。首先,参训人数越多,相应的记录员的数量也会越多,这样就带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支出。其次,参训人数的增多也会增加记录员的心理负担和任务负担,这样就不可避免由于记录员自身原因引起的错记、漏记等情况。再者,参训人数的增多也会加重后期数据分析人员的任务,使得现阶段只能分析有限几个身体指标,这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战场环境模拟训练要求, 可以获取参训人员的分段用时、分段平均速度、穿越的路标点数等扩展性的数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体能训测信息管理系统, 从而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识别参训人员的身份和经过时间,再根据对若干几个记录点的数据的综合分析,就可以获取参训人员的分段用时、分段平均速度、穿越的路标点数等扩展性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体能训测信息管理系统,其组成包括: 硬件系统,所述的硬件系统包括记录点数据处理计算机、wifi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终端显示计算机、超高频RFID读写模块、可佩带RFID身份标签,所述的记录点数据处理计算机通过wifi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专用加密的无线以太网电连接终端显示计算机,所述的记录点数据处理计算机电连接超高频RFID读写模块,所述的超高频RFID读写模块通过超高频信号电连接可佩带RFID身份标签。
所述的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体能训测信息管理系统,所述的可佩带RFID身份标签频率为915MHz,所述的可佩带RFID身份标签包括加长拾取天线,为双面通透式。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佩带RFID身份模块是无源式,为超高频,915MHz,加长拾取天线,双面通透式放置,易于接受,采用全密封肩章外形,防水、防尘、防振,采用特殊磁扣锁定,避免参训人员自行更换或替戴。
2.本实用新型主系统的身份识别主要用于户外体能训测环境,综合了识别距离、制作成本、使用维护方便。根使用时每一个参训人员均佩戴内置RFID身份芯片的手环、臂环或者肩章,在训练的记录点放置RFID读取模块。当参训人员经过该记录点时,RFID读取模块会将参训人员佩戴的RFID身份芯片上的数据读取并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识别参训人员的身份和经过时间,再根据对若干几个记录点的数据的综合分析,就可以获取参训人员的分段用时、分段平均速度、穿越的路标点数等扩展性的数据。
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记录点数据处理计算机过wifi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专用加密的无线以太网通过专用加密的无线以太网电连接终端显示计算机,防护能力强。
4.RFID读取模块是一个超高频射频信号发送和接收装置,主要是实现对RFID身份标签的问询信号广播发射和接收RFID身份芯片回传的识别信息。
为了实现记录点窄带状记录区域,可将RFID读取模块定制为全向性的收发效果,并且将读取模块悬挂于架设在记录点处的横梁上,从而使得收发的射频信号形成一条三至五米长、几十厘米宽的窄带,处于这一窄带内部的RFID身份标签才可以被识别和读取,这样一来,就可以完美模仿记录点处的冲刺线效果。
另外,为了应对人数更大的参训团队,可通过多个RFID读取模块组合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五至十米长、几十厘米宽足够覆盖八跑道的射频记录区域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组成框图。
附图2是记录点数据读取及处理程序流程图。
附图3是终端数据显示程序流程图。
附图4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威,未经杨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4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ORING控制电路和电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脉冲式双结束恒流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