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座椅的椅背框架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6882.1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1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芳朋;岸田圭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椅背 框架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座椅的椅背框架构造。
背景技术
在安装于车辆的座椅中,椅背的成为骨架的椅背框架的通常构造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通常,这种椅背框架由构成上边的上框架和构成左右各侧边的侧框架构成为框形状。在该文献记载的椅背框架构造中,在上框架和侧框架设为分体的分割结构的基础上,两者以端部来相互直接接合而连结。另外,在该文献的座椅上安装有具备腰带和肩带的三点式座椅安全带单元。肩带插通于固定在上框架和侧框架的接合部位附近的安全带导向件(该文献的肩部固定器),被可滑动地保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78194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构造中,安全带导向件与上框架的端部接合,不直接与侧框架接合,因此安全带导向件与上框架和侧框架的接合没有任何关系。因而,当侧框架和上框架的长度尺寸存在偏差时,在以端部将它们相互接合时,也会在上框架相对于侧框架的相对位置产生偏差。另外,在安全带导向件相对于侧框架的相对位置也会产生偏差。当存在这种偏差时,在完成后的椅背框架上(通过直接成形等)组装规定尺寸的垫材时,例如,当以侧框架为组装位置的基准时,就具有上框架、安全带导向件的位置相对于垫材而产生偏离之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种问题点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是,即使不严格管理侧框架和上框架的长度尺寸,也能够维持椅背框架整体的尺寸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的椅背框架构造采取下面的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的椅背框架构造具备成为椅背的骨架的框形状的椅背框架,其特征为,所述椅背框架具备分别构成框形状的上边和侧边的分割构成的上框架和侧框架,在该上框架和该侧框架的交汇部位设置有用于安装规定的零件的托架,所述侧框架和所述上框架为均通过相对于该托架接合来进行连结的构成。
根据该构成,侧框架和上框架都通过相对于托架接合来相互连结,因此即使长度尺寸具有偏差,也通过调节两者的相对于托架的接合位置来吸收偏差。因此,即使不严格管理侧框架和上框架的长度尺寸,也能够实现椅背框架整体的尺寸精度的维持。
另外,上述规定的零件也可以是对座椅安全带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安全带导向件、解除所述椅背的固定状态且切换到可前倾的状态的解除操作部件,或者是将椅背的侧部相对于车身的侧板固定的椅背锁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的椅背框架构造在第一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的椅背框架构造中,其特征为,所述上框架为截面圆形状的管状部件,所述托架具有向所述上框架延伸的板状凸缘,所述托架在该凸缘进行与所述上框架的接合,该托架的接合部形成为与所述上框架的截面圆形状对应的凹形状。
根据该构成,由于托架的接合部形成为与上框架的截面圆形状对应的凹形状,因此两者的接触面积大。因此,能够更牢固地将托架相对于上框架来进行接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的椅背框架构造在第一或第二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的椅背框架构造中,其特征为,所述上框架的与所述托架接合的设置位置关系设置为所述上框架的端部从与所述托架的接合部位向前突出。
根据该构成,由于上框架的端部从与托架的接合部位向前突出,因此上框架的长度尺寸的偏差被吸收。因此,即使不严格管理上框架的长度尺寸,也能够维持椅背框架整体的尺寸精度。
根据第一实用新型,即使不严格管理侧框架和上框架的长度尺寸,也能够维持椅背框架整体的尺寸精度。
根据第二实用新型,能够更牢固地将托架相对于上框架而接合。
根据第三实用新型,即使不严格管理上框架的长度尺寸,也能够维持椅背框架整体的尺寸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椅背框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安全带导向件的托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托架上接合有上框架和侧框架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5是表示在托架上接合有上框架和侧框架的状态的侧面图。
标号说明
10 座椅
11 座垫
13 椅背
15 头枕
21 安全带
21S 肩带
21L 腰带
23 舌板
25 带扣
27 安全带导向件
30 椅背框架
31 上框架
31a 端部
33 侧框架
35 下框架
37 中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6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