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转向直拉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796.5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2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长;陈昆岳;庄克贵;颜海晶;吕良斌;柯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鸿鹏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20 | 分类号: | B62D7/2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拉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直拉杆。
背景技术
转向直拉杆设置于汽车转向系统中,作用是将转向摇臂传来的力和运动传给转向梯形臂(或转向节臂)。现有的转向直拉杆包括有直拉杆本体,以及装配在直拉杆本体两端的球销组件,直拉杆本体为一体锻打件,存在加工不便,加工成本高,强度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拉杆本体采用双头压铆并焊接接头式,加工装配方便,制造成本低以及强度高的汽车转向直拉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转向直拉杆,包括有直拉杆本体,以及装配于直拉杆本体两端的球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拉杆本体包括有横杆、左接头以及右接头,左接头和右接头一端为供球销组件安装的安装座壳,另一端与横杆压铆并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拉杆本体采用分体加工形成后,经压铆并焊接装配一体,加工更加方便,降低加工成本,提高了直拉杆本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横杆两端分别设置有插接管套,所述左接头和右接头相对于设置安装座壳一端的另一端为适配插接在插接管套内压铆再焊接的焊接轴段。
所述焊接轴段包括有波纹轴段和直纹滚花段,直纹滚花段位于焊接轴段的插接末端位置,所述直纹滚花段的轴向长度与波纹轴段的轴向长度之比为1:4~4.6。
所述焊接轴段的波纹轴段上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导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拉杆本体经左、右接头与横杆插接后压铆并焊接,且在左、右接头的焊接轴段设置相应比例长度的波纹和直纹滚花段,左、右接头与横杆的连接更为牢固,进一步保证了直拉杆装配后的强度,同时,通过导流槽与直纹滚花保证拉杆使用过程中的保险作用防止焊接破裂导致直杆使用过程中扭转破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左接头(或右接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汽车转向直拉杆,包括有直拉杆本体1,以及装配于直拉杆本体1两端的球销组件2;所述的直拉杆本体1包括有横杆11、左接头12以及右接头13,左接头12和右接头13一端为供球销组件2安装的安装座壳壳121,另一端与横杆11压铆并焊接。
所述的横杆11两端分别设置有插接管套111,所述左接头12和右接头13相对于设置安装座壳121一端的另一端为适配插接在插接管套111内压铆再焊接的焊接轴段122。所述焊接轴段122包括有波纹轴段1221和直纹滚花段1222,直纹滚花段1222位于焊接轴段122的插接末端位置,所述直纹滚花段1222的轴向长度与波纹轴段1221的轴向长度之比为1:4~4.6,本具体实施例中,直纹滚花段1222的轴向长度为9mm,波纹轴段1221的轴向长度为39mm。
为进一步的提高直拉杆的机械强度,所述焊接轴段122的波纹轴段1221上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导流槽1223。导流槽1223的设置,在加热烘干时,横杆的插接管套内部空气受热膨胀致使各种残留在横杆的插接管套中的溶液沿着该导流槽自左、右接头处排出,防止了该残留溶液渗透到直拉杆本体的表面,避免了表面油漆被腐蚀而影响油漆的性能;同时,通过导流槽与直纹滚花保证拉杆使用过程中的保险作用防止焊接破裂导致直杆使用过程中扭转破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鸿鹏汽配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鸿鹏汽配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浮动插套的安全插座
- 下一篇:双横臂空气弹簧独立悬架前轴及转向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