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行车安全防撞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2129.5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2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章逸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逸凡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1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行车 安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汽车安全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能见度较低的天气情况下的汽车行车安全防撞系统。
目前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大,道路上的车流量越来越大,交通事故频发,尤其是在晚上照明状况较差或者大雾天气,后车不能判断前方较远地方的交通状况,后车往往由于车速过快来不及刹车等原因,造成追尾等交通安全事故。目前虽然已经有了应用到汽车上的测距雷达,其是根据发射超声波,然后再接受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损耗较大,测量作用距离有限,而且无法知道相对速度,可靠性低。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汽车行车安全防撞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行车安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以及安装在固定点或车上的用于向后车发射超声波的超声发射器、向后车发射无线电波的无线发射器,安装在车前的无线接收装置,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包括由超声接收器组成的声源定位装置和无线接收器,该超声接收器和无线接收器都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该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报警装置。
还包括用于车辆间无线组网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可以为无线路由器等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声源定位装置包括四个超声接收器,该四个超声接收器分布在与地面垂直的同一正方形面上,正方形面的每一个直角处都设置一个所述的超声接收器,在正方形面的中心处安装所述无线接收器,每个超声接收器到无线接收器的距离都相等;
还包括GPS模块和显示器,该GPS模块和显示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还包括GPS模块和显示器,该GPS模块和显示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每辆车上和固定点都安装有同时向后车发射超声波的超声发射器、向后车发射无线电波的无线发射器,该超声发射器和无线发射器分别同时发射测距超声波和测距无线电波,后车根据接收到测距无线电波和测距超声波的时间差,计算出距离前车或障碍物的距离,测量距离较长,精度高。后车还要根据多普勒效应分析通过计算测距的超声波的频率获得前车和后车的相对速度。当后车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在减小,说明前车速度比后车速度快,不会出现追尾事故,不提示报警。当后车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在增大,说明后车速度比前车速度快,如果根据测量结果如果判断相对靠近速度大或者两车小于安全距离,则提示报警。如果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不发生变化,则说明前方和后方保持相同的速度。当靠近速度等于当前车速时,说明前方为为固定的障碍,当距离固定障碍物小于安全距离时,提示报警。
系统还安装有用于车辆间无线组网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对一定范围内的车辆相互之间自动组网,发布时间基准和车辆信息,避免不同车辆发射信号的相互干扰,由于每辆车的编码不同,因此能够识别前方多个目标,并且周围车辆可以获得车辆的宽度,车型等信息,方便后方来车的司机作出判断,减小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超声接收器的数目为四个一组,该四个超声接收器分布在与地面垂直的同一正方形面上,正方形面的每一个直角处都设置一个超声接收器,根据不同超声接收器接收同一个声源信号的时间差计算出计算出前方车辆的方位角,同时配合上GPS模块,确定前方车辆处于的车道,如果与前方车辆不在同一行车道上,不会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即使车速超过前车且小于在安全距离范围,也不进行报警提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面四元十字阵定位原理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行车安全防撞系统,包括微处理器1以及安装在车上的用于向后车发射超声波的超声发射器2、向后车发射无线电波的无线发射器3,安装在车前的由四个超声接收器组成的声源定位装置4、无线接收器5,微处理器1通过驱动器与超声发射器2连接,微处理器1还与无线发射器3连接,超声接收器通过超声波放大器与微处理器1连接,无线接收器5通过无线放大器与微处理器1连接,该微处理器1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报警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逸凡,未经章逸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21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