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刹车用惯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1768.X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7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孙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灶强 |
主分类号: | B60T11/10 | 分类号: | B60T11/10;B60T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2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刹车 惯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制动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车辆惯性制动的辅助制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汽车作为高效的代步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同时汽车本身的各种性能也受到越来越细微化的关注,比如外观、发动机、刹车性能等。现在广受青睐的刹车系统为ABS刹车系统,但是这种刹车系统在解决了刹车时车轮抱死的缺陷时,同时也在刹车时间上存在弊端,尤其是在刹车时,通油管道和通气管道及电路供应还是处于正常化,不能根据刹车的实时刹车缓急程度来自动调节,不仅影响了刹车效果,而且造成油电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弊端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利用车辆惯性制动的辅助制动设备,它不仅提高了刹车的可靠性,同时也解决了油电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辆刹车用惯性设备,包括:刹车油管、惯性块阀门、回位弹簧、惯性块阀门槽、车体、阻值块,其中惯性块阀门槽安装在刹车油管上,并与刹车油管相对垂直,惯性块阀门槽与车体运行方向平行,惯性块阀门安装在惯性块阀门槽里,惯性块阀门与惯性块阀门槽底端之间设置一个回位弹簧,惯性块阀门与惯性块阀门槽内壁间隙配合,并可在惯性块阀门槽内自由活动;另外,在车体的刹车电路通道上设置一个阻值块,在阻值块上相对电路通道垂直方向上通过回位弹簧连接一个惯性块阀门,该惯性块阀门同样与车体运行方向平行。
该车辆刹车用惯性设备,利用车辆刹车时产生的惯性来控制车辆刹车油气管路的开闭状态,利用惯性控制刹车电路上设置的阻值块阻值大小,进而控制车辆刹车用电流大小;当车辆正常行驶时,惯性块阀门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在惯性块阀门槽内,当车辆刹车时,惯性块阀门在不同刹车惯性大小下克服回位弹簧拉力相对惯性块阀门槽滑动,进而控制刹车油管的通道大小,当车体惯性消失后,惯性块阀门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惯性块阀门槽内;同理,通过惯性,惯性块阀门克服回位弹簧的拉力拉动阻值块滑动,进而控制刹车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惯性消失,阻值块恢复原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辆刹车用惯性设备,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较低,安装也十分方便,该设备可根据刹车的缓急程度利用惯性来自行调节刹车油管的通止状态,进而调节刹车状态下油气供应量,亦可根据刹车的缓急程度利用惯性来自行调节刹车电路的电流大小,这样既能确保刹车效率,同时又避免了刹车状态下油电的浪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该惯性设备在车辆正常运行时结构位置示意图。
附图2为该惯性设备在车辆刹车状态时的结构位置示意图。
附图3为该惯性设备在车辆刹车线路中运用的结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辆刹车用惯性设备,包括:刹车油管1、惯性块阀门2、回位弹簧3、惯性块阀门槽4、车体、阻值块6,其中惯性块阀门槽4安装在刹车油管1上,并与刹车油管1相对垂直,惯性块阀门槽4与车体运行方向平行,惯性块阀门2安装在惯性块阀门槽4里,惯性块阀门2与惯性块阀门槽4底端之间设置一个回位弹簧3,惯性块阀门2与惯性块阀门槽4内壁呈间隙配合,并可在惯性块阀门槽4内自由活动;另外,在车体的刹车电路通道上设置一个阻值块6,在阻值块6上相对电路通道垂直方向上通过回位弹簧3连接一个惯性块阀门2,该惯性块阀门2同样与车体运行方向平行。具体工作时:当车辆正常行驶时,惯性块阀门2在回位弹簧3作用下在惯性块阀门槽4内,当车辆刹车时,惯性块阀门2在不同刹车惯性大小下克服回位弹簧3拉力相对惯性块阀门槽4滑动,进而控制刹车油管1的通道大小,当车体惯性消失后,惯性块阀门2在回位弹簧3的作用下回到惯性块阀门槽4内;同理,在刹车时,通过惯性,惯性块阀门2克服回位弹簧3的拉力拉动阻值块6滑动,进而控制刹车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当惯性消失时,阻值块6恢复原始状态;完成不同刹车状态下,根据刹车的缓急程度利用惯性来自行调节刹车油管1和刹车电路的通止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灶强,未经孙灶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17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