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布式超大规模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7304.1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恒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 31104 | 代理人: | 应云平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超大规模 数据 采集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布式超大规模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及蓬勃发展,从简单的智能家居到复杂的物流管理系统,物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而这些应用通常都是以大量的数据采集装置(比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作为系统底层原始数据的输入源,系统需要一套实时、稳定、安全数据通信系统把大量的原始数据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分析统计以便得出各种决策指导意见。
现有系统实现数据采集传输的方式有两种:
1)无线传输:无线传输的优点是能解决现场布线繁琐的问题,省去了大量的施工时间,较大降低了布线成本,而且实施灵活容易改造升级;但是无线采集和传输数据可靠性较低,易受环境干扰,大规模的数据采集也需要比较复杂的无线组网技术,所以在大范围,多层级的应用环境下,目前还有技术瓶颈,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2)有线传输:有线传输的优点是数据传输稳定、可靠;缺点也显而易见,工程布线要视现场情况而定,需要较长的布线施工时间,较大布线成本,并且在初次施工布线结束后,优化改造比较困难,较难升级。
目前,采用有线传输方式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都是采用一级扁平式有线架构,这种一级扁平式有线架构中只有一级控制器,所有数据采集装置都直接与一级控制器进行双向通信,需要在数据采集装置与一级控制器之间布设长距离的线缆,在监控区域面积较大或者监控区域地形不规则的情况下布线实施很困难,会导致布线成本急剧增加,布线施工的难度及布线施工周期也会成倍上涨,而且数据采集装置与一级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总线标准也仅有一种,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性,不适用于不同格式、不同来源的原始数据采集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线成本低、布线施工周期短,能用于不同格式、不同来源的原始数据采集传输的布式超大规模数据采集传输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分布式超大规模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涉及多个监控区域,该系统包括上位机、中央控制器,及多个数据采集装置;
所述上位机通过RS232串行通信线缆连接中央控制器,所述各数据采集装置分别安装在各个监控区域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区域控制器,每个区域控制器对应一个监控区域;
每个区域控制器均通过CAN总线连接到中央控制器;
每个区域控制器均通过RS485串行通信线缆连接到对应监控区域内的各个数据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布式超大规模数据采集传输系统,采用了两级架构,为每个监控区域分配一个区域控制器,数据采集装置通过RS485串行通信方式与区域控制器双向通信,区域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中央控制器双向通信,可以把复杂布线需求分别控制在各个监控区域内,避免数据源与中央控制器之间的长距离布线,节省布线成本及布线施工周期,而且能将不同数据格式的差异性屏蔽在区域控制器之下,适合各种不同格式、不同来源的原始数据采集传输,使得各种不同的传感器、工控设备很容易部署在同一套数据通信系统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超大规模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超大规模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中的区域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超大规模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分布式超大规模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涉及多个监控区域,该系统包括上位机1、中央控制器2,及多个数据采集装置4;
所述上位机1通过RS232串行通信线缆连接中央控制器2,所述各数据采集装置4分别安装在各个监控区域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区域控制器3,每个区域控制器3对应一个监控区域;
每个区域控制器3均通过CAN(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5连接到中央控制器2;
每个区域控制器3均通过RS485串行通信线缆6连接到对应监控区域内的各个数据采集装置4。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区域控制器包括区端控制模块、区端CAN连接件、区端RS485总线连接件、地址拨码组件、设备数拨码组件、指示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7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