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油泵变频器中央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1996.9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9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归宝和;黄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云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王小静 |
地址: | 30040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泵 变频器 中央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油泵变频器中央控制系统,尤其适用于油田多台潜油泵变频器运行自动化集中管理。
背景技术
潜油泵变频器是根据油田采油潜油泵而设计的专用变频调速装置。在油田生产中,操作人员应根据潜油泵工作参数、运行状态调节其工作状态,以达到最佳工况运行。因此,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及时获得准确、可靠的潜油泵工作参数、运行状态为油井生产控制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采油现场潜油泵变频器的数量较多,安装地点分散,操作人员启停每台变频器或观察记录变频器的工作参数、运行状态,势必要到各个变频器安装的现场,工作量比较大。如果若观察并记录某台潜油泵一段时间的工作参数、运行状态、操作人员长时间在现场记录变频器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频率等参数和故障状态,既耗时费力,又使操作人员因过度疲劳而出错,甚至造成设备运行故障,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潜油泵变频器中央控制系统,采用PLC/S7-300作为中央控制器,采用UPS作为系统的不间断电源,采用工控机作为监视控制中心,配备打印机,配置远程网络数据传送功能,通过通讯网络将潜油泵运行参数、工作状态传送至工控机,实现多台潜油泵变频器运行自动化集中管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潜油泵变频器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两套结构相同的设备,所述的的两套结构相同的设备中第一套设备包括微断路器一、不间断电源UPS1、电源指示灯一、打印机E1、控制器PLC1、主工控机HM1、潜油泵变频器VERT1,微断路器一的输入端连接单相电源AC220V/50Hz,微断路器一输出端的第一输出支路连接不间断电源UPS1,微断路器输出端的第二输出支路连接打印机E1,微断路器一输出端的第三输出支路连接电源指示灯一,不间断电源UPS1输出端的第一输出支路连接控制器PLC1,不间断电源UPS1输出端的第二输出支路连接主工控机HM1,潜油泵变频器VERT1通讯接口一与控制器PLC1通讯接口一相连接,控制器PLC1通讯接口二与主工控机HM1通讯接口一相连接,主工控机HM1通讯接口二与打印机E1通讯接口相连接;所述的两套相同的设备中第二套设备包括微断路器二、不间断电源UPS2、电源指示灯二、打印机E2、控制器PLC2、从工控机HM2、潜油泵变频器VERT2,微断路器二的输入端连接单相电源AC220V/50Hz,微断路器二输出端的第一输出支路连接不间断电源UPS2,微断路器二输出端的第二输出支路连接打印机E2,微断路器二输出端的第三输出支路连接电源指示灯二,不间断电源UPS2输出端的第一输出支路连接控制器PLC2,不间断电源UPS2输出端的第二输出支路连接从工控机HM2,潜油泵变频器VERT2通讯接口一与控制器PLC2通讯接口一相连接,控制器PLC2通讯接口二与从工控机HM2通讯接口一相连接,从控机HM2通讯接口二与打印机E2通讯接口相连接;潜油泵变频器VERT1通讯接口二与控制器PLC2通讯接口一连接,潜油泵变频器VERT2通讯接口二与控制器PLC1通讯接口一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潜油泵变频器中央控制系统,实现了多台潜油泵变频器集中管理,方便操作人员启停多台潜油泵变频器,省时省力,提高功效,杜绝因疲劳而造成的误操作。本实用新型方便操作人员监控多台潜油泵变频器工作参数和运行状态,实现长时间记录变频器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频率、故障状态等运行参数,通过打印机可打印,便于查阅、分析和存档。采用中央控制系统,使采油工艺得以优化、节能、增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云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云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19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防水型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
- 下一篇:一种负离子空气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