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触摸屏控制的电刷镀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1761.X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6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晓方 |
主分类号: | C25D5/06 | 分类号: | C25D5/06;H02M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触摸屏 控制 电刷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刷镀电源,尤其是一种采用触摸屏控制的电刷镀电源,用于将交流功率输入变换为直流功率输出,属于刷镀的电源技术领域。
通常,完成一次电刷镀过程有多个工艺步骤,一般会有以下步骤:电净‑‑活化‑‑镀过渡层‑‑镀沉积镀层,每个工艺步骤对电源的输出电压值和极性有不同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对电源进行调节。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电刷镀电源工艺参数的调整,大多在电源面板上通过转换开关、旋钮等控制元件来实现。在刷镀过程中,经常会有刷镀液滴落、粘附在控制元件上,刷镀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工作环境也有一定的腐蚀性气体产生,这些因素都会腐蚀控制元件里的金属触点,造成控制元件工作寿命下降,可靠度降低等情况。
检索发现89218910.X、CN101698954B的中国专利分别公开了用于电刷镀的电源技术改进方案,其中CN101698954B公开了一种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电刷镀电源,可以做到电源主机和远程控制盒分屋存放,以避免损害电源主机,但其公开的控制输入元件仍旧是传统的主令电器,如电位器、电开关、旋转编码器。上述专利均未能解决刷镀液对控制元件其造成损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触摸屏控制的电刷镀电源,取消面板上的所有主令电器,实现对电刷镀电源输出参数的电子调节。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为采用触摸屏控制的电刷镀电源;
所述电源含有:输入整流电路,用以将输入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提供给逆变电路;逆变电路,用以将输入的直流电转变为受PWM脉宽调制控制电路1控制的交变电压,输出到高频变压器的初级;高频变压器,用以将初级的交变电压降压转变为次级的交变电压,提供给整流输出电路;整流输出电路,用以将输入的交变电压转变为直流电压,提供给电刷镀;
所述电源含有MCU单片机控制电路2,接收来自触摸屏3的控制命令,控制PWM脉宽调制控制电路1输入受控端的控制电压,改变PWM脉宽调制控制电路1输出端的脉冲占空比,用以调控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提供电刷镀工艺所需电参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采用的触摸屏3为工业通用触摸屏,其内部含有嵌入式组态软件,通过连接计算机可对其创建组态工程,也可以通过插入U盘对内部组态工程进行改变。组态完成后的触摸屏3可脱离计算机或U盘独立运行内部组态工程,触摸屏3可以通过串口与其他智能设备通信。MCU单片机控制电路2通过串口和触摸屏3的串口相连;PWM脉宽调制控制电路1输入受控端和MCU单片机控制电路2控制输出端通过固态非易失性电位器IC耦合连接。建立了由“触摸屏3‑‑‑‑>MCU单片机控制电路2‑‑‑‑>PWM脉宽调制控制电路1‑‑‑‑>电源输出电压”控制回路,以实现控制电源输出电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采用的触摸屏3为工业通用触摸屏,其内部含有嵌入式组态软件,通过连接计算机可对其创建组态工程,也可以通过插入U盘对内部组态工程进行改变。组态完成后的触摸屏3可脱离计算机或U盘独立运行内部组态工程,触摸屏3可以通过串口与其他智能设备通信。MCU单片机控制电路2通过串口和触摸屏3的串口相连;PWM脉宽调制控制电路1输入受控端和MCU单片机控制电路2控制输出端通过固态非易失性电位器IC耦合连接。建立了由“触摸屏3‑‑‑‑>MCU单片机控制电路2‑‑‑‑>PWM脉宽调制控制电路1‑‑‑‑>电源输出电压”控制回路,以实现控制电源输出电压的目的。
工作时,由触摸屏3内部含有的嵌入式组态软件,经过组态,建立图形化的控制界面,通过触碰不同功能的控制图元,发出不同的控制命令,经串口传送给MCU单片机控制电路2,对PWM脉宽调制控制电路1进行控制,输出满足电刷镀工艺要求的电参数。触摸屏3采用电阻触摸屏,面板防护等级IP65。显然,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可有效避免刷镀液的侵蚀,操作手感好,图形化的操作界面方便电刷镀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刷镀层的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图2中PWM脉宽调制控制电路1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图2中MCU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IC1型号为TL494,IC2型号为MAX1232,IC3型号为ADM485,IC4型号为AT89C2051,IC5型号为X9C103。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晓方,未经任晓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1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发动机缸盖罩壳的螺栓组件
- 下一篇:一种纺织污水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