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气囊可变形船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9088.6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2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綦化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1/40 | 分类号: | B63B1/40;B63B3/46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气囊 变形 船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降低船舶行进中的水阻力,提高船舶航速的船首,具体地说是一种柔性气囊可变形船首,属于船舶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车客渡船广泛应用内河和沿海,其首部设有大门,现有车客渡船的首部线型较肥,因此在航行过程中船舶水阻力较大,在同样主机功率情况下,航速较低。
具有球鼻首的船舶,其球鼻首的作用是改变船舶首部线型,减少航行时的兴波阻力,目前常用的球鼻首为钢质结构;若在车客渡船首部安装钢质球鼻首,则在船舶靠岸首部大门下放时,钢质球鼻首会与首部大门发生空间干涉,进而导致首部大门难以放下,因此,不能变形的钢质球鼻首无法在车客渡船或者其它具有首大门的船舶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可以通过充气和放气实现变形,满足具有首大门的船舶上使用的柔性气囊可变形船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柔性气囊可变形船首,包括船体,船体的底部设置有球鼻首,球鼻首为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具有可充气内腔的柔性气囊,柔性气囊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船体底部前端,其充气后形状为向船体前方凸起的流线形;船体底部设置有为柔性气囊进行充排气的充排气系统;柔性气囊的上方安装有船首大门,船首大门下端铰接在船体上。
所述柔性气囊包括一个气囊密封体,气囊密封体上设置与充排气系统连接的充排气口;气囊密封体外围设置有与气囊密封体一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一个连接框架连接,连接框架与船体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部的端部设置为空心卷边连接端,空心卷边连接端包裹连接在环状的连接框架上,连接框架间隔设置有用来与船体连接的安装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
以可变形的柔性气囊作为船舶船首,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充气后的船首可以有效减少船舶航行阻力,提升航速,从而减少船舶航行过程中的能耗;船舶靠岸时,气囊排气收缩,为船首大门腾出空间,船首大门顺利放下,尤其适用于载客载车的渡船或者其它带有首大门的船舶类型,同时这种船首结构简易可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排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囊密封体与具有空心卷边连接端的连接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柔性气囊与连接框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气囊可变形船首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气囊可变形船首,包括船体1,船体1的底部设置有球鼻首,球鼻首为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具有可充气内腔的柔性气囊3,柔性气囊3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船体1底部前端,柔性气囊3充气后形状为向船体前方凸起的任何有利于减少船舶航行阻力的流线形;船体1底部设置有为柔性气囊3进行充排气的充排气系统4;柔性气囊3的上方安装有船首大门2,船首大门2下端铰接在船体1上。
其中,柔性气囊3包括一个气囊密封体5,气囊密封体5上设置与充排气系统4连接的充排气口8;气囊密封体5外围设置有与气囊密封体5一体连接的连接部6,连接部6与一个连接框架7连接,连接框架7与船体1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部6的端部设置可设置空心卷边连接端9,空心卷边连接端9包裹连接在环状的连接框架7上,连接框架7间隔设置有用来与船体1连接的安装端10。
通过上述的设置,本实用新型以可变形的柔性气囊3作为船首,柔性气囊3可以通过充排气系统4进行充气和抽气,实现变形,在船舶航行过程中,船首大门2升起,充排气系统4对柔性气囊3进行充气形成船舶的船首,实现船舶航行时减少航行阻力,提高船舶航速的目的,船舶航行过程中的状态如图1所示的状态;当船舶靠岸时,行驶到岸边合适距离,充排气系统4对柔性气囊3抽气,排除气囊内空气,气体排尽后柔性气囊3紧贴船体1,为船首大门2下放腾出空间,船首大门2下放,便于车辆或行人上下通行,船舶靠岸状态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90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底换能器舱
- 下一篇:带有警示装置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