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波轨道交通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8074.2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1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忠;庄载赐;张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00 | 分类号: | B61L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孔凡亮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轨道交通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超声波轨道交通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城市轻轨交通也随之发展而来,城市轨道交通发达程度反映出一个城市社会主义代化的程度。而轻轨列车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轻轨列车不同于地铁交通,它建于高空,是城市交通的瑰宝,带动城市旅游资源,也是城市特色;因此为保证轻轨列车轨道交通顺畅,轨道交通检测设备也成为轨道交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检测设备的信号准确性也因此显得举足轻重的作用,可防止设备对车辆信息的误判。
然而现有的检测设备仅设有超声波探头,容易受环境和外界事物影响,如飞鸟飞过等,容易出现误判现象,难以保证轨道交通的顺畅与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合理,检测效率和精度高,避免误判的超声波轨道交通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声波轨道交通检测装置,其包括控制器、支架和至少两超声波探头,该些超声波探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超声波探头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架包括一支柱及两横杆,两横杆水平间隔并排在所述支柱的上部,所述超声波探头对应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横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两横杆水平间隔距离为400~600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横杆上设有能将所述超声波探头罩住的超声波护罩。能有效保护超声波探头,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设有两个或多个超声波探头,只有相应数量的超声波探头同时检测到信号时,控制器才反馈出预设的信号,而单个超声波检测到信号不做处理,有效杜绝了车辆信息的错误提取,避免出现误判,确保了轨道交通的顺畅运行与安全,而且整体结构新颖、简单,易于实现,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运用在轨道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波轨道交通检测装置,其包括控制器、支架1和两超声波探头2,两超声波探头2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并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支架1包括一支柱11及两横杆12,两横杆12水平间隔并排在所述支柱11的上部,所述超声波探头2对应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横杆12上。所述横杆12上设有能将所述超声波探头2罩住的超声波护罩3。设有超声波护罩3,能有效保护超声波探头2,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两横杆12水平间隔距离优选为500毫米。其它实施例中,两横杆12水平间隔距离可以在400~600毫米的范围内选择。
兼于判断的精准度和成本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探头2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其它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精准度,所述超声波探头2的数量可以设置在三个或更多个。然而设置相应数量的横杆12即可。
使用时,由于设有两个超声波探头2,只有两个超声波探头2同时检测到信号时,控制器才反馈出预设的信号,而单个超声波检测到信号不做处理,有效杜绝了车辆信息的错误提取,避免出现误判,确保了轨道交通的顺畅运行与安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检测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80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