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层叠式锂离子电池电芯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5434.3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4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爱深;邱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实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李宪宾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叠 锂离子电池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层叠式锂离子电池电芯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可充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使用温度范围宽、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环保等突出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移动数码产品、电动工具、电动玩具、笔记本电脑、电动车等,并在二次电池市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锂离子电池根据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层叠式、卷绕式及卷绕式层叠,根据外包装材料分为钢壳、铝壳、铝塑膜。目前,大型动力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层叠式结构,层叠式结构的锂电电池由正极片01、隔膜02和负极片03构成,但层叠式电池的内部极片达到一定的层数与极耳04焊接时,因厚度过厚,经常出现焊接不良,如图1~3所示,且会加速超声波点焊机焊头磨损。在此种工艺条件下,造成电池成本升高,在当前价格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缺乏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锂离子电芯坯体缺点,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极耳焊接成品率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芯坯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层叠式锂离子电池电芯的改良结构,包括有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隔膜夹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片分为一组以上,各组正极片在不同位置处引出正极耳,负极片分为一组以上,各组负极片在不同位置处引出负极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锂离子电池电芯结构将现有技术中较厚的极耳层分为两组或以上,从而降低极耳层的厚度,提高超声波点焊的成功率,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l是现有技术正极片的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负极片的结构图;
图3是将现有技术正极片、隔膜、负极片层叠后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极耳偏向左侧的正极片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极耳偏向中部的正极片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极耳偏向右侧的负极片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极耳偏向中部的负极片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正极片、隔膜、负极片层叠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层叠式锂离子电池电芯的改良结构,包括有正极片1、负极片2和隔膜3,隔膜3夹于正极片1和负极片2之间,正极片1分为两组,一组正极片的极耳偏向左侧,如图4所示,另一组的极耳偏向中部,如图5所示,两组组正极片在不同位置处引出正极耳4,负极片2分为两组,一组负极片的极耳偏向右侧,另一组的极耳偏向中部,两组负极片在不同位置处引出负极5。
通过这种焊接结构,可降低焊接层数,尤其是制作叠片层数较多的大容量动力电池时,能有效提高电芯的焊接成品率,防止因焊接不良引起的性能隐患,确保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的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实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实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54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绕式叠片锂电池电芯
- 下一篇:无线随钻测斜仪专用高能锂电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