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电极回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0749.9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6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5 | 分类号: | G06F3/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淑敏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电极 回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面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易得到均匀化电场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回路。
背景技术
按,触控面板已广泛地运用于各式电子产品之中,特别是应用在显示屏幕的表面上。搭配有触控面板的显示屏幕,可以让用户直接以手指或操作笔点选、按压屏幕画面进行操作,藉此提供更为便捷且人性化的操作模式。从技术原理来区别触控面板,其可分为电阻技术触控面板、电容技术触控面板、红外线技术触控面板、表面声波技术触控面板、电磁技术触控面板与光学技术触控面板等。在各类型触控面板之中,又以电阻式触控面板较为普及。此乃因电阻式触控面板的制造成本较低,且与终端产品尺寸兼容性较佳,故能广泛地应用于电子产品之中。
电阻式触控面板又分为四线与五线、六线或八线电阻式,以其中五线的电阻式触控面板而言,其概由两层结构所组成,其包含一导电玻璃基板(ITO Glass)及一设于该导电玻璃基板上的导电薄膜(ITO Film),该导电玻璃基板的上表面镀上透明导电层,且其四周印刷有环型的电极回路;该导电薄膜的下表面也镀上透明导电层并于四周印刷有银线作为感应导通,于该两层结构之间,尚有许多微细的透明绝缘物,使该导电玻璃基板与导电薄膜保持绝缘相隔,以确保在使用者未触碰该面板时,两上下层结构不会导通而产生错误判读。而五线式触控面板的工作方式由导电玻璃基板的透明导电层同时负责X轴(水平轴)及Y轴(垂直轴)方向的坐标感应,于该导电玻璃基板四周电极回路上,依X轴与Y轴区分,于X轴或Y轴电极回路的一端加上一固定电压(如5伏特),另一端则为0伏特,使X轴/Y轴之间构成的触控区形成均匀的电压分布,而导电薄膜仅负责讯号的回授。
惟五线式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的制程极为精密,其电场均匀性需较一般四线式的电阻式触控面板高,故四周银线的电阻值必须非常平均一致,否则极易造成工作面的电压分布不均匀,使得实际触碰点的坐标位置判断错误,甚至造成触控面板无法作动。而现有改良作法透过边缘四周的电阻性组件的图案配置,来设法建立均匀的等位电场。如美国专利公告第6,593,916号案、美国专利公开第2006/0119587号案、中国台湾公开第201032098号案、中国台湾公开第201032119号案及中国台湾公开第201122945号案等,其分别于触感区域的外围透过不同的不连续电极所构成的环型电极回路,来改善边框区域所产生的电位涟波效应,尽管有许多厂商努力投入触控面板的周边电阻组件图案研究,在改善边缘电极的等电位电场上,仍有许多可改进的空间。
换言之,在触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应用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形下,目前的技术多朝如何能让边缘四周的电极回路所占空间缩小,并且更要求形成均匀电场,让触控面板的准确度提高,且可用范围更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回路结构,藉由不连续的规律性电极串接构成环形电极回路,使电极回路有效分布于基板周围,并具有电压调节补偿性,藉此形成均匀化电场效应。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回路结构,且透过均匀化的电场效应,而能提供极窄边的线路走线空间,以增加可视范围。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回路结构,其能提高触控面板的再现性、稳定性,进一步增进产品的可靠度与信赖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回路结构,其包含一导电玻璃基板及一设于该导电玻璃基板上的导电薄膜,该导电玻璃基板的上表面镀上透明导电层,且其四周印刷有环型的电极回路,其中该电极回路具有一不连续电阻链、一形成于不连续电阻外侧的传导链及一形成于不连续电阻内侧的渐层链,
而所述的传导链以多个工字型的电极组件作为基底延伸,所述电极组件包含有一长杆段及一短杆段,且长杆段与短杆段的中心连接有一导通段,而传导链由正反向摆置、且长杆段对应重叠的电极组件规律性串接而成,所述电极组件的长杆段与相邻电极组件的短杆段的顶缘呈同一边线,又所述电极组件的短杆段与相邻电极组件的长杆段的底缘呈同一边线;
又所述的渐层链由多个相间隔设置的工字型电极组件及列间隔设置的一字型控制电极组件作为基底延伸,所述电极组件包含有一长杆段及一短杆段,且长杆段与短杆段的中心连接有一导通段,其中电极组件以长杆段在上呈规律性间隔串接,且控制电极组件设于两两相邻的电极组件间隔处下方,又所述控制电极组件的底缘与所述电极组件的短杆段底缘呈同一边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07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