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排斥高层绿色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0100.7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5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礼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礼平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83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斥 高层 绿色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楼消防救生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排斥高层绿色通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内高楼林立。然而,虽然楼房越建越高,但高空安全设备却没有同步发展。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如果发生火灾救援不及时,逃生方法不适当的话,很可能就有生命危险,因此,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或其它险情需要逃生时,怎样防止排斥使用(逃生装置)才是有效自救逃生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排斥高层绿色通道。该防排斥高层绿色通道实现超高层防排斥、防恐高,连续救生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排斥高层绿色通道,包括主体逃生网、主吊索、缓冲节及入口钢圈,其中主体逃生网为圆筒形、并两端为开放式,所述主体逃生网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缓冲节,所述入口钢圈与主体逃生网上端的主体逃生网入口连接,所述主吊索的一端与入口钢圈连接、并固接于建筑物上,另一端沿主体逃生网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各缓冲节连接;逃生人员由主体逃生网入口进入主体逃生网内、并下落,下落过程中通过各缓冲节逐级缓冲,最后由下端的主体逃生网出口处安全落地。
所述缓冲节包括支撑钢圈和弹性缓冲套袋,其中弹性缓冲套袋的两端为开放式,所述弹性缓冲套袋设置于主体逃生网的内部、并上端通过支撑钢圈安装于主体逃生网上,所述主吊索与各支撑钢圈连接。所述入口钢圈的直径大于支撑钢圈的直径。
所述弹性缓冲套袋为从上端口至下端口逐渐收缩。所述多个弹性缓冲套袋由上至下逐渐变密的方式布置于主体逃生网上。所述弹性缓冲套袋的外侧设有紧急悬停环,所述紧急悬停环通过悬停环连接绳与主体逃生网连接。
所述主体逃生网入口和主体逃生网出口处分别设有入口安全绳和出口安全绳,所述出口安全绳的上端设置于主体逃生网上邻近下端的主体逃生网出口处,出口安全绳的下端穿出主体逃生网出口。
所述主体逃生网入口处设有贯穿主体逃生网内部的安全绳,所述安全绳的长度大于主体逃生网的长度。
还包括至少一个缓冲球,所述缓冲球通过吊钩连接在逃生人员身上的护具上、并飘在逃生人员的头部上方,缓冲球随同逃生人员穿过各弹性缓冲套袋一起下落。
还包括婴儿舱,所述婴儿舱下端设有落地时起缓冲作用的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安全折叠出窗平台、增强主吊索、出入口处安全绳或配备贯通网内的缓降安全绳、缓冲套袋及紧急悬停环等,实现多重保险。
2.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串联式缓冲球或用衣物临时制作缓冲物,减缓逃生人员的下降速度。
3.本实用新型在主体逃生网的下部增密弹性缓冲套袋,增强缓冲节,使逃生人员逐渐缓速落地。
4.本实用新型实现采用弹性缓冲套袋,因逃生人员视野狭窄,所以达到超高层防排斥、防恐高,实现连续救生的目的。
5.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60m以上的高层楼。
6.本实用新型缓冲节有效将人体支撑于墙体外,防止碰伤发生。
7.本实用新型网状结构,轻巧、防幽闭、舒适度高。
8.本实用新型配合可折叠逃生台,方便转移逃生窗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婴儿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逃生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逃生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主吊索,2为入口安全绳,3为主体逃生网,4为支撑钢圈,5为紧急悬停环,6为出口安全绳,7为弹性缓冲套袋,8为悬停环连接绳,9为入口钢圈,10为缓冲球,11为防火布,12为为婴儿舱,13为缓冲垫,14为吊钩,15为逃生台,16为逃生台防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逃生网3、主吊索1、缓冲节及入口钢圈9,其中主体逃生网3为圆筒形、并两端为开放式,主体逃生网3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缓冲节,入口钢圈9与主体逃生网3上端的主体逃生网入口连接,主吊索1的一端与入口钢圈9连接、并固接于建筑物上,另一端沿主体逃生网3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各缓冲节连接。逃生人员由上端的主体逃生网入口进入主体逃生网3内下落,下落过程中通过各缓冲节逐级缓冲,最后由下端的主体逃生网出口处安全落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礼平,未经刘礼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0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高温防烟呛呼吸面罩
- 下一篇:一种救生缓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