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9956.2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8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倩倩;李亚峰;陆永耕;万军红;姚一鸣;李龙;朱正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黄燕石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 发电 机组 振动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是影响汽轮发电机组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指因机电扰动或非正常运行方式产生的轴系扭转振动,严重时可使轴系的某些截面或联轴节处产生过大的交变扭应力,导致轴系的冲击性或疲劳累积性损坏,直接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若扭动幅度过大,剪切应力超过弹性限度,材料就会产生疲劳积累;当疲劳积累到寿命时材料就会开始出现裂纹,裂纹逐渐发展,终将导致材料断裂的恶性事故。在现阶段,还没有好的办法对这个振动进行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检测系统,以期通过该装置利用声电转换原理,并以频谱分析为依据,精确、快速地发现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异常。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检测系统,包括汽轮发电机组、频谱检测模块、DSP、声源定位模块,其特征是,所述频谱检测模块包括一个压电陶瓷传感器,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安装在汽轮发电机组上,所述声源定位模块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和压电陶瓷传感器阵列,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阵列分布设置在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不同位置,所述DSP分别与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声源定位模块电性相连,所述DSP控制所述频谱检测模块通过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对汽轮发电机组的声音进行监测,当汽轮发电机组的声音有导常时,所述声源定位模块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阵列确定过松的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位置。
进一步,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一个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一个蜂鸣器和一个数码显示管,当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监测到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的声音异常时,所述蜂鸣器报警,所述数码显示管显示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的位置投影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鸣器为压电式蜂鸣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SP包括一个计时器,所述DSP根据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定时向所述频谱检测模块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检测汽轮发电机组发出的声音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阵列包括至少3个压电陶瓷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阵列采用正三角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频谱检测模块中的压电陶瓷传感器和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阵列中的压电陶瓷传感器均采用防水型超声波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检测精度高、适用范围广;
(2)设备结构简单,价格低廉;
(3)操作简单,检测与定位都通过DSP完成,对于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附图3是压电陶瓷传感器阵列布置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
11.频谱检测模块; 111.压电陶瓷传感器;
12.DSP; 13.声源定位模块;
131.温度传感器; 132.压电陶瓷传感器阵列;
14.报警模块; 141.蜂鸣器;
142.数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检测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检测系统包括频谱检测模块11、DSP12、声源定位模块13以及报警模块14。
所述频谱检测模块11包括一压电陶瓷传感器111,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111与所述DSP12电性相连,用于检测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所述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送给所述DSP12。压电陶瓷传感器111包括40A25TR-1防水型超声波传感器。使发送的电信号为可调节,所以用户根据实际测量环境(例如,不同功率、不同厂家的汽轮发电机,其频谱也不同),在设定基准幅值变量时做相应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99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