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料成型弯管一体机上用的可打定位点的弯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0687.3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5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伟明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B21D7/16;B25H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罗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弯管 一体机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料成型弯管一体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开料成型弯管一体机上用的可打定位点的弯型机构。
背景技术
业内习知,传统的开料成型弯管一体机上用的弯型机构一般只能进行弯管工序,而管材的打定位点工序则是由专用的打点定位机完成,这样使得管材的打点、弯管加工较为麻烦,所需的加工设备较多,导致生产成本高,物料周转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下。现在,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如何将管材的打点、弯管工序集中到一台机器上完成,成为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靠、结构紧凑、动作平稳、效果好的开料成型弯管一体机上用的可打定位点的弯型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开料成型弯管一体机上用的可打定位点的弯型机构,它包括有可沿XZ轴方向移动的平台、用于驱动平台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方向移动气缸、用于驱动平台沿Z轴方向移动的Z轴方向移动气缸以及分别安装在该平台上的弯管模、打点模、夹模、导向模、夹模油缸、导向模油缸、电机,其中,所述弯管模和打点模上下排布,并一起由位于打点模下方的竖直安装的电机驱动旋转,夹模和导向模对应设在弯管模和打点模的同一侧,并在管材输送方向上前后并排,该夹模由位于其下方的夹模油缸驱动压向弯管模和打点模,该导向模由位于其下方的导向模油缸驱动使其能紧靠管材进行导向,同时,该夹模上形成有与管材输送方向平行的上、下管材夹紧通道,该导向模上形成有与上、下管材夹紧通道同一轴线的上、下管材导向通道,并且,该下管材夹紧通道上对应设置有打点冲针,上管材夹紧通道与弯管模配合夹紧管材进行弯管,下管材夹紧通道与打点模配合夹紧管材进行打定位点。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通过在夹模上特别设计打点冲针,使得本弯型机构可打点、弯管两用,实现了将管材的打点、弯管工序集中到一台机器上完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视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视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图4的A局部放大图。
图6为经本实用新型打点后的管材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弯型机构,它包括有可沿XZ轴方向移动的平台1、用于驱动平台1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方向移动气缸2、用于驱动平台1沿Z轴方向移动的Z轴方向移动气缸3以及分别安装在该平台1上的弯管模4、打点模5、夹模6、导向模7、夹模油缸8、导向模油缸9、电机10,其中,所述弯管模4和打点模5上下排布,并一起由位于打点模5下方的竖直安装的电机10驱动旋转;所述夹模6和导向模7对应设在弯管模4和打点模5的同一侧,并在管材输送方向上前后并排,该夹模6是由位于其下方的竖直安装的夹模油缸8驱动压向弯管模4和打点模5,而该导向模7则是由位于其下方的竖直安装的导向模油缸9驱动使其能紧靠管材进行导向,防止管材跑偏,另外,所述夹模6上形成有与管材输送方向平行的上、下管材夹紧通道601、602,所述导向模7上形成有与上、下管材夹紧通道601、602同一轴线的上、下管材导向通道701、702,并且,该下管材夹紧通道602上对应设置有打点冲针603,该上管材夹紧通道601与弯管模4配合夹紧管材进行弯管,而下管材夹紧通道602则与打点模5配合夹紧管材进行打定位点。工作时,管材需先打定位点再进行弯管,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夹模6压向打点模5,之后经打点冲针603便可实现管材的打定位点工序;而通过驱动夹模6压向弯管模4,则可以夹紧待弯管管材,之后弯管模4在电机10的驱动下旋转,便可实现管材的弯管工序,其中,在管材打完定位点后,夹模6和打点模5松开对管材的夹紧,之后管材由送料机构往后一工序的夹嘴夹紧,此时,夹模6和弯管模4需经X轴方向移动气缸2和Z轴方向移动气缸3驱动平台1整体沿XZ轴方向移动后,才能准确夹紧待弯管管材进行弯管。总之,在采用以上方案后,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管材的打点、弯管工序进行了有机结合,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伟明,未经黄伟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0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U型骨架的对冲侧壁孔模具
- 下一篇:金属薄板整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