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壳体多级中开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6632.5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9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翟鲁涛;王冠超;杨清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硕博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06 | 分类号: | F04D1/06;F04D29/42;F04D29/04;F04D29/043;F04D29/10;F04D29/2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多级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壳体多级中开离心泵,用于流体输送领域。
背景技术
多级离心泵已经广泛应用工业生产中,现用的多级离心泵的壳体多为单壳体,这种泵的承压能力差、密封较为困难,当叶轮级数为7级以上时,泵轴往往因径向力作用而产生弯曲,使叶轮中心线低于理想中心线,产生偏磨造成离心泵的磨损甚至是损坏,不宜应用在压力较高尤其是工况变化频繁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壳体多级中开离心泵,能够承压能力强、容易密封,泵体零件不易产生偏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壳体多级中开离心泵,包括泵体、泵轴和叶轮,泵体包括外层壳体和位于外层壳体内的内层壳体,外层壳体由外壳盖和外壳体连接而成,外壳体上设置泵进口和泵出口,内层壳体采用水平中开结构,由上内壳体和下内壳体组成,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的空腔由高压密封垫分隔为高压腔和低压腔,高压腔与泵出口相通,低压腔与泵进口相通,低压腔中设有首级双吸叶轮,高压腔中设有相对称的两组单吸叶轮组,首级双吸叶轮和单吸叶轮组均安装在泵轴上。
所述的泵轴上通过轴封部件安装在泵体中,轴封部件包括节流衬套和轴套,轴套安装在泵轴的两端,节流衬套安装在轴套外侧,节流衬套内孔和轴套外圆均开有螺旋槽,组成螺旋密封,节流衬套的外侧与轴套接触处开有迷宫槽。
所述的节流衬套中部周向开有多个抽水孔,抽水孔与低压抽水管路连通。抽水孔可及时将流体从低压抽水管排出,降低密封腔内的压力,进一步确保密封效果。
所述的轴套上安装托架盖,托架盖与外层壳体两端设置的托架相配合,托架底部设有放水孔,泵轴上安装与托架相配合的托架盖,托架盖与轴套接触处开有迷宫槽。停泵时,泵内存留的流体从放水孔排出,托架盖上开有的迷宫槽能够阻止液体向轴承部件泄漏,有效地保护了轴承。
所述的首级双吸叶轮采用轴肩定位,单吸叶轮组中的单吸叶轮采用分半式卡环定位,利用作用在每个叶轮上的轴向力将叶轮固定。
所述的每组单吸叶轮组中的单吸叶轮数量为2或3个,形成5级或7级泵,两组单吸叶轮组背对背布置,从而能够左右自动抵消泵的轴向力。
工作原理及过程:
泵运转时,流体从首级双吸叶轮转轴根部(进口)进入,流体依靠高速转动的首级双吸叶轮获得离心力,产生一个高压,从泄压口(出口)流出至第二级叶轮的进口,第二级的流体泄压口(出口)与第三级叶轮的进口相通,最后一级叶轮出口为高压腔,高压腔连通泵出口,如此串联的机构形成了多级离心泵;运转时,高压腔内泄漏的液体充满螺旋槽和节流衬套所包含的空间,形成“液体螺母”,在泵轴旋转时,“液体螺母”产生轴向运动,促使液体不断地返回高压腔,实现螺旋密封;节流衬套上的抽水孔与低压抽水管相通,可以将螺旋槽中的流体排出,降低密封腔内的压力,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
除上述外,可以在泵轴上加工圆弧,在保证叶轮进口面积的同时,使泵轴有较大直径,提高了其刚性;叶轮上通常安装密封环,对应密封环在内层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密封环卡槽,当泵级数为7级时,泵轴会发生不可忽略的静弯曲,使叶轮中心低于理想中心线,造成密封环与密封环卡槽之间的磨损,为使密封环的安装位置与叶轮相适应、避免发生零件接触,下内壳体的密封环卡槽采用偏心加工方式,密封环卡槽的径向偏心量中间叶轮部位最大,径向偏心量从中间叶轮开始向两侧逐渐缩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双壳体多级中开离心泵采用双壳体结构,承压能力强;轴封采用螺旋密封,密封效果好,寿命长;通过在泵轴上加工圆弧,既保证了叶轮的进口面积,又确保了泵轴刚性;下内壳体的密封环卡槽采用偏心加工,解决了泵体偏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II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下内壳体;2、外壳盖;3、上内壳体;4、密封环;5、分半式卡环;6、单吸叶轮;7、高压腔;8、外壳体;9、泵轴;10、高压密封垫;11、首级双吸叶轮;12、低压腔;13、轴套;14、抽水孔;15、低压抽水管;16、节流衬套;17、托架盖;18、托架;19、放水孔;20、密封环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硕博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硕博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66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用压电风扇的结构
- 下一篇:排气缓冲部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