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旋流直管式催化剂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5853.0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0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兰成均;邓春华;刘军培;李晚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岭炼化岳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10 | 分类号: | F26B17/10;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庆元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旋流直管式 催化剂 干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催化剂及类似介质干燥设备,特别指一种气体旋流直管式催化剂干燥装置。
裂化催化剂是重油加工过程中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其功能是把渣油和重油裂化成汽油、柴油等轻质燃料油及其他化工原料。裂化催化剂一般由高岭土、氧化铝和分子筛组成,其制备过程包括胶体制备、喷雾干燥、洗涤和干燥,最终得到产品。催化剂的颗粒分布一般为0~150μm,中位粒径为60μm左右。
目前,催化剂的干燥多采用直管气流干燥方式,这种干燥方式存在诸多不足:如直管较长占地面积和空间很大、固体颗粒与热空气之间相对速度较小而使得温度梯度较小,热利用率不高、气固两相流湍动程度小,传热系数低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新结构,设置两组结构不同的强化器安装于直管气流干燥设备中,改善直管气流干燥的干燥效果和优化直管气流干燥器的气体旋流直管式催化剂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连接在热风及催化剂进口的气流干燥直管,设置在气流干燥直管上的导向机构,和设置在气流干燥直管一侧的螺旋输送机的催化剂干燥装置,其中:
气流干燥直管下端、即与热风及催化剂进口连接处设置强化器Ⅰ型,气流干燥直管管身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位置设置强化器Ⅱ型,两强化器固定连接在气流干燥直管上,均包括有内、外筒体和设置在内、外筒体内的旋流片,各旋流片呈α角安装于相应强化器上,且强化器Ⅰ型上的旋流片与强化器Ⅱ型上的旋流片结构相同或者相异,安装角度和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强化器I型和强化器II型相互结合应用,使气流干燥直管中旋流和上升气流同时存在,增强了气流间、气流与物流间相互湍动,形成涡流流化干燥,提高了传热、传质系数,加快了物流的干燥速度,有利降低产品湿度含量,有效降低气流干燥直管的长度等。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强化器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强化器Ⅰ型外旋流片主视图。
图5是图4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强化器Ⅰ型内旋流片一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强化器Ⅱ型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强化器Ⅱ型外旋流片主视图。
图10是图9俯视图。
图10是图9俯视图。
图11是图9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强化器Ⅱ型内旋流片一主视图。
由图1至1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在热风及催化剂进口1的气流干燥直管2,设置在气流干燥直管2上的导向机构3,和设置在气流干燥直管2一侧的螺旋输送机4,其中:
气流干燥直管2下端、即与热风及催化剂进口1连接处设置强化器Ⅰ型5,气流干燥直管2管身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合适位置处设置强化器Ⅱ型6,两强化器固定连接在气流干燥直管2上,均包括有内、外筒体和设置在内、外筒体内的旋流片,各旋流片呈α角安装于相应强化器上,且强化器Ⅰ型5上的旋流片与强化器Ⅱ型6上的旋流片结构相同或者相异,安装角度和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岭炼化岳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长岭炼化岳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5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热泵烘干机组
- 下一篇:玻璃吹干用风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