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纸污水深度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1060.1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9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琪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琪琪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461;C02F1/28;C02F1/70;C02F1/72;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污水 深度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造纸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排放的污水量很大,经处理后排放的又不多,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我国各大水系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环境严重恶化。长期以来,造纸废水一直是制约纸业快速发展的问题之一,造纸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成分较复杂,含有大量的造纸原料和化学药品,耗氧严重,致使造纸废水处理困难,成为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业之一。如果造纸废水直接排出会严重污染环境,所以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而废纸造纸废水中的悬浮物SS及化学需氧量COD浓度较高,COD则由非溶解性COD和溶解性COD两部分组成,通常非溶解性COD占COD组成总量的大部分,当废水中SS被去除时,绝大部分非溶解性COD同时被去除。因此,废纸造纸废水处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去除SS和COD,现有技术造纸废水系统中主要采用生物氧化脱色池内放置固定填料来降解废水中致色物质及悬浮物SS,这种处理池脱色效果不明显,不能有效降解水中致色物质,水中的有机物去除率低,处理后的废水泡沫现象严重,出水色度深,不能去除高浓度污水的色度,COD去除率低,污水的可生化性低,废水中的COD常常超标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降解水中致色物质、去除水中悬浮物,能有效去除高浓度污水色度的、COD去除率高的、污水可生化性高的、废水中的COD可达标排放的造纸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造纸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池、调节曝气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塔及回水池,所述废水收集池的出口连接于调节曝气池的进口,所述调节曝气池的上部设有叶轮转动曝气装置,所述调节曝气池的出口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进口,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口连接于沉淀塔的进污水管,所述沉淀塔的出水口连接回水池的入水口,所述沉淀塔包括沉淀塔体、设于沉淀塔体上部的塔盖,所述沉淀塔体底部设有污泥收集斗,所述沉淀塔还包括设于沉淀塔体内中部让固体颗粒快速沉淀的缓冲沉淀装置、过滤填料层及微电解填料筒,所述过滤填料层设于沉淀塔体内所述缓冲沉淀装置的上方,所述沉淀塔体内位于缓冲沉淀装置的下部设有缓冲槽,所述微电解填料筒内设有微电解填料,所述微电解填料筒依次穿过塔盖、过滤填料层、缓冲沉淀装置与沉淀塔体内的缓冲槽相连,所述微电解填料筒的底壁上均布有透水孔,所述进污水管穿过塔盖设于微电解填料筒上部。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下部铺设有气管,所述气管上均布有出气孔,所述气管的一端伸出池外与风机相连,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位于气管的出气口上部设有活性污泥填料。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缓冲沉淀装置包括设置在沉淀塔体内侧的外圆柱筒体及设于外圆柱筒体内侧的中部设有供微电解填料筒插入穿孔的内圆柱筒体,所述外圆柱筒体与内圆柱筒体之间沿径向方向斜置均布有复数个缓冲沉淀斜板。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微电解填料为铁碳微电解填料。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回水池内位于入水口的下部还设有活性碳纤维丝过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琪琪,未经陈琪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1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极雾化出水结构
- 下一篇:带清洗结构的离心甩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