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板带铸轧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0931.8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8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晋艳娟;张柱;崔小朝;林金保;马永忠;陈艳霞;张俊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7/08 | 分类号: | C22C47/08;C22C47/2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纤维 增强 金属 复合材料 板带铸轧 成型 设备 | ||
1.一种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板带铸轧成型设备,包括放料装置(1)、张力装置(3)、液面控制部分、铸造主体部分、冷却机构(17)、轧机(18)及收料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料装置(1)与张力装置(3)依次布置在所述的铸造主体部分的前面,所述的冷却机构(17)、轧机(18)及收料装置(20)依次布置在所述的铸造主体部分的后面;纤维带从放料装置(1)上经过张力装置(3)由铸造主体部分的入口进入铸造主体部分的坩埚(13)金属液(5)中,然后再由铸造主体部分的出口引出带有金属的复合材料板坯,复合材料板坯经过冷却机构(17)后,进入轧机(18)进行轧制成金属基复合材料板带,最后金属基复合材料板带由收料装置(20)卷取成成品带卷;
所述的铸造主体部分由纤维预热、金属液加热保温和金属液补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
(1)金属液加热保温:包括金属液(5)、惰性保护气体管(6)、热电偶(10)、刚玉管(11)、电热丝(12)、坩埚(13)、熔炼炉体(14);所述的坩埚(13)装在熔炼炉体(14)内,坩埚(13)内为金属液(5),在熔炼炉体(14)与坩埚(13)之间设有耐火打结层,耐火打结层内盘装着所述的电热丝(12);所述的惰性保护气体管(6)与热电偶(10)装在熔炼炉体(14)顶部,并通向熔炼炉体(14)内;
(2)纤维预热部分:包括纤维带入口体、热电偶(10)与惰性保护气体管(6);所述的纤维带入口体由外壳与外壳内的耐火打结层构成,耐火打结层内盘装着所述的电热丝,所述的热电偶(10)插装在纤维带入口处;该纤维预热部分装在熔炼炉体(14)前面;
(3)金属液补热:包括纤维带出口体、热电偶(10)及成型铜嘴(16);所述的纤维带出口体由外壳、外壳内的耐火打结层与成型铜嘴(16)构成,耐火打结层内盘装着所述的电热丝,所述的成型铜嘴(16)装在纤维带出口体的出口处;该金属液补热装在熔炼炉体(14)后面;所述的热电偶(10)插装在成型铜嘴(16)上;
所述的刚玉管(11)的中部设有流入管内的金属液开口,刚玉管(11)插装在纤维预热、金属液加热保温和金属液补热三个部分中,刚玉管(11)的金属液开口向上,在坩埚(13)内的金属液(5)中,所述的刚玉管(11)的前口即为纤维带入口,刚玉管(11)的后口与成型铜嘴(16)对接,即为带有金属纤维带出口;
所述的液面控制部分装在铸造主体部分中熔炼炉体(14)的一侧,液面控制部分的液面控制块(7)置于铸造主体部分的坩埚(13)内的金属液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板带铸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面控制部分包括液面控制块(7)、液面探测器(8)、伺服电机(15)、升降丝杆(4)与机械臂(9);所述的液面控制块(7)吊装在机械臂(9)上,伺服电机(15)驱动升降丝杆(4)转动,并带动机械臂(9)上下移动,使液面控制块(7)在金属液中上下移动;所述的液面探测器(8)装在所述的在熔炼炉体(14)顶部,并通向熔炼炉体(14)内。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板带铸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机构(17)在底座上设有丝杆、螺母与手轮移动机构,能够手动调节铸造主体部分的成型铜嘴(16)与冷却机构(17)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09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腔室U型包网挡板
- 下一篇:一种防指甲分溅的指甲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