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涨断式曲轴轴承盖以及内燃机缸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0831.5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1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程红卫;郑有能;许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02F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昱;严志军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涨断式 曲轴 轴承 以及 内燃机 缸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轴轴承盖,尤其涉及一种涨断式曲轴轴承盖以及设置有该涨断式曲轴轴承盖的内燃机缸体。
背景技术
曲轴轴承盖是内燃机中最重要的盘盖类零件之一,它主要是用来定位和支撑内燃机中的旋转部件——曲轴,曲轴轴承盖加工精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曲轴的定位和振动性能,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整个内燃机的振动和噪音(即所谓的NVH)特性。因而,研究并改进现有的曲轴轴承盖的结构构造及其加工制造工艺,对于内燃机的性能提高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对于现有的分体式曲轴轴承盖,其配合面都是机加工面,由于机加工设备精度和工装夹具的影响,这会对曲轴轴承盖之间的配合精度造成很大影响,而且配合面的机加工要求增加了铣面工序,这样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和装配质量,而且增加了设备投资和经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涨断式曲轴轴承盖以及设置有该涨断式曲轴轴承盖的内燃机缸体,从而成功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涨断式曲轴轴承盖,所述涨断式曲轴轴承盖具有通过涨断方式分离形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涨断接触面,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涨断接触面,所述第一涨断接触面和第二涨断接触面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连接件被装配在一起时互相贴合。
在上述的涨断式曲轴轴承盖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设置成沿着所述涨断式曲轴轴承盖的中心对称线呈对称布置。
在上述的涨断式曲轴轴承盖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涨断接触面和第二涨断接触面均呈波纹形状。
在上述的涨断式曲轴轴承盖中,优选地,所述连接件是螺栓。
一种内燃机缸体,所述内燃机缸体上设置有根据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涨断式曲轴轴承盖。
在上述的内燃机缸体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通过铸造方式与所述内燃机缸体结合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高出所述内燃机缸体的外表面,以便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进行拆装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涨断式曲轴轴承盖采用涨断工艺,将曲轴轴承盖分离成两个组成部分,一方面增加了曲轴轴承盖的可装配性,并在装配时通过涨断接触面可以实现小间隙甚至零间隙的装配效果,因而能极大地提高曲轴孔的形状和位置精度;另一方面,由于涨断式曲轴轴承盖的接触面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机加工工序,因此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装配效率及经济效益,有助于以最低成本和最少工艺来实现曲轴轴承盖的生产制造以及在整机上的装配。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且可能进行了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不必依照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涨断式曲轴轴承盖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涨断式曲轴轴承盖以及内燃机缸体的结构构造、特点以及优点,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的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的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以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
请参考图1,在该图中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涨断式曲轴轴承盖一个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在这个实施例中,涨断式曲轴轴承盖具有两个组成部分,即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4,它们是通过涨断工艺来分离形成的。具体来讲,例如可以首先通过一体式铸造工艺铸造形成该涨断式曲轴主轴承盖,并且在机加工处理后再实施涨断工艺来将其涨断,从而形成上述的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4。
如图1所示,经过涨断工艺处理后,在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4上分别形成了涨断接触面2和涨断接触面3。为了保证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4的装配一致性,可以采用诸如螺栓、螺钉或者其他形式的连接件将二者连接起来从而装配形成完整的曲轴轴承盖。在完成装配以后,第一部分1的涨断接触面2、第二部分4的涨断接触面3互相贴合,由此能够实现小间隙甚至零间隙的装配效果,从而可以显著地提高曲轴孔的形状和位置精度。在一个优选情形下,还可以将上述的涨断接触面2和涨断接触面3都构造成具有波纹形状,这样就能在二者之间实现咬合配合,以便更好地减小其间的装配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0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