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架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0740.1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4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理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架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的架桥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容易对准架桥导线并减少架桥失败率的架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触控面板的架桥结构请参阅图7所示,于一基板70的表面分别形成有两道以上相互交错的感应线路71、72,各感应线路71、72包含有多个感应电极711、721,各感应电极711、721间分别以一导线731、732连接,由于两道感应线路71、72是交错设置,因此两条导线731、732在相交处会因相叠而产生短路,故需在两条导线731、732相交处设置一绝缘层74,且该绝缘层74夹设于两条导线731、732之间从而形成架桥,以避免短路。
不过现有触控面板的各感应线路71、72的感应电极711、721以及导线731、732尺寸越做越小,使得对准并正确贴合绝缘层74及连接导线731的架桥作业越来越困难,容易产生如图所示的绝缘层74有歪斜的状态或是两条导线731、732接触不良,造成架桥对位不准的问题。
如上文所述,现有触控面板的架桥结构的感应线路与导线的尺寸越做越小,使得贴合绝缘层与连接导线的架桥作业越来越困难,造成架桥对位不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触控面板的架桥结构,通过改变绝缘层的形状,使绝缘层与导线容易分别对准其设置位置,解决现有触控面板的架桥对位不准的问题。
为达成前述目的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架桥结构,包含有:
多个第一感应线路,其形成于一基板的表面且以第一轴向设有多个第一感应电极,各第一感应电极是通过一导线连接;
多个第二感应线路,其形成于基板的表面且在第二轴向设有多个第二感应电极,所述第二轴向与所述第一轴向相交,使所述各第一感应线路的所述各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各第二感应线路的所述各第二感应电极交错排列;
多个绝缘层,其包含有一个以上的第一绝缘部以及一个以上与所述第一绝缘部相接的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以第一轴向设置,所述第二绝缘部以第二轴向设置,所述第一绝缘部覆盖设置于所述第一感应线路的导线上;
多个架桥导线,其以第二轴向设置,各架桥导线跨设于所述各绝缘层的第一绝缘部且邻近第二绝缘部,并以其两端连接所述各第二感应线路的两个相邻的第二感应电极。
优选的,前述的绝缘层的第二绝缘部呈长条片状,其具有二短边与二长边,所述第一绝缘部连接于第二绝缘部的其中一长边,依照第一绝缘部与第二绝缘部的数量以及连接方式,可分别呈侧倒的T字形、H字形、A字形或日字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部呈方形片状,所述第二绝缘部呈长条片状而具有二短边与二长边,所述第一绝缘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绝缘部的一个长边。
优选的,所述架桥导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宽度,所述架桥导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部的长度,所述架桥导线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线路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感应电极。
优选的,所述第一感应线路与所述第二感应线路是由透明电极(ITO)制成。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为透明绝缘油墨或透明绝缘胶。
优选的,所述各绝缘层进一步设有另一第二绝缘部,两个第二绝缘部是以其长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绝缘部的两边分别连接至所述两个第二绝缘部的相对长边的中央处,使各绝缘层呈H字形。
优选的,所述各绝缘层进一步设有另一第一绝缘部与另一第二绝缘部,所述增加的第一绝缘部是设于第二感应电极上,两个第一绝缘部的两边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绝缘部的相对长边的邻近短边处以及中央处,使各绝缘层呈A字形。
优选的,所述各绝缘层进一步设有另二第一绝缘部与另一第二绝缘部,所述增加的两个第一绝缘部是分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上,三个所述第一绝缘部的两边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绝缘部的相对长边的两个邻近短边处与中央处,使各绝缘层呈日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前述元件组成的触控面板的架桥结构,由于绝缘层的第一绝缘部覆盖设置于第一感应线路的导线上,第二绝缘部设于第二感应线路的两个相邻第二感应电极上,架桥导线可通过相同轴向的第二绝缘部对准连接位置并跨设于第一绝缘部上,以连接相邻的第二感应电极,使架桥导线与第一感应线路的导线绝缘,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绝缘层的形状,使绝缘层与架桥导线容易对准位置,解决现有触控面板的架桥对位不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理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0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